本文对江苏省苏南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群,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南地区河南方言岛群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分布、特点,并指出它给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带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苏南地区有不少河南人,他们操河南口音,行河南风俗,或与当地人杂居,或自成村落,不少方面都与当地人迥异。然查阅各种文献,尤其是各地新出方志,所录者寥寥,且多为一笔带过。至于像河南人来自何时何地,今分布何地何处,有何特点等,更无详细说明。或有说明者,也因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有疏误。从1989年起,笔者利用工作机会,开始对这一地区的河南人的情况进行调查。1992年夏,笔者得到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资助,又先后四次前往河南人居住地区进一步进行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初步摸清了河南人的来龙去脉,并形成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今不揣浅陋,择其要者提供给有关各界,并希望智者对其中的疏误予以补正。 一 19世纪中期到本世纪初,苏南地区陆续迁入大批外地移民,这批移民的主体是河南人。他们大多来自河南东南部的光山、罗山、商城等地。光山等地旧时属光州,是一灾荒频繁的地区,按当地人的说法是十年九灾,非旱即涝。为了生存,大批河南人辗转流离,其路线自然是由北向南(近代河南人移民的基本规律是北部北移,南部南移)。当然,河南人南迁的地区并非只有苏南,也并不是只发生在19世纪以后。据史料载,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南方一些地区就开始控制流动人口了。例如浙江、安徽曾多次对已有“棚民”进行整顿,“不允许外省棚民再行迁入”[1],可见当时南方已是移民“成灾”了。但是, 在苏南地区,河南移民的高峰期似乎晚了一些。在查阅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几乎没有发现这一时期河南移民的任何有关记载。在民间,我们听到一些传说,一些人也自称河南人。但是,他们住在河南人的集聚点,在与河南人交往时讲河南话,而在家却讲当地话。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他们真是河南人,那么极有可能是19世纪以前的移民潮中(或更早)移来的,而其在苏南的数量一定不多。19世纪以前河南人大量移入皖、浙而没有移入苏南,这可能跟当时的其他历史条件有关,这里不予讨论。 然而,历史最终给河南人向苏南大移动拉开了沉重的序幕。自清咸丰三年(1853)起,河南大部多次发生旱涝相间的特大自然灾害,田野颗粒不收,人们以树叶草皮裹腹,随之近乎草尽树绝。求生的本能迫使他们以“一副萝担”[2]离家出走。他们也跟以往河南人一样, 出门向南,漫无目的地流浪漂泊。 就在河南人辗转流离之时,苏南地区也在发生几乎是空前的劫难。太平天国和清军的拉锯战,使得当地天无宁日,地无净土,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以句容为例。据清光绪年续撰《句容县志》记载:“自咸丰十年兵燹后,县之南乡户口凋零,不及平时十之二三,田地山场大半荒弃”。这种情况给南下的河南人一个安身的机会,“光绪十四年,荆豫客民来开辟殆尽。”荆即楚国,豫即河南。可见,当时这“山场大半”的占据者均为移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苏南不少地方,有一些所谓湖北人和湖南人实际上是河南人。一则这些河南人的口音基本上属于“楚语”,听起来象湖北人;再则当地人“湖”、“河”不分,一些人又道听途说误把河南人当作湖南人了。在宜兴,当我们几乎到了河南人的居住点的时候,还有人告诉我们这里有湖南人,实际上,这里根本没有湖南人,当然,苏南地区还是有一些湖南人的,他们主要是当年遣散的湘军的后代,只是人数不多,且居住点分散,语言文化等均已被河南人(或当地人)同化,今已无法辩别了。河南人移入苏南也经历了艰难的过程。且不说途中拖家带口的颠沛流离之苦,单就寻一块儿落脚的土地所历尽的辛酸,也足以使他们的后代不寒而栗。移民之初,尽管当时大片土地荒芜,但当地人并不肯分让分毫,因此当时土客之间矛盾极其尖锐,械斗时有发生,以致于官府出面干预,公开驱逐。当然,此举并非仅苏南独有,也并非始于此时,浙江、安徽早已有相同的事情发生。但事情的结局似乎相差无几:各地最后均给河南客民们以合法的地位。 河南人大量流入苏南、其地位得以合法得力于太平天国后清政府“修农利,安流徙”的善后政略。据文献记载,在当时清政府的授意下,各主要荒废地区先后拟定出垦荒章程,设立“劝农局”、“招垦局”之类的机构招引垦荒,[3]“客籍农民迁入垦荒者,接踵而至”[4]。江苏省之江宁府属各县早在同治四年就大量招引客民移垦,句容县“自行开垦而后,客民携耒耜来收塍……有喧兵夺主情形”[5] 到19 世纪80年代,客民已超过土著,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按照行龙的研究,光绪中后期,外地客民仍陆续前来苏南[6]。据我们的调查, 这里的外地客民大多是河南人,而移民的运动,则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例如,句容县后白镇李家桥的黄仁进老人,我们前往调查时98岁(1993年),就是在宣统二年来此地定居的。他家所在的油坊村(以前叫黄家油坊,是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几乎都是他的后代。又如丹阳市埤城镇土库楼的张夫毛老人,我们前往调查时88岁(1989年),就是在民国初年移居此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