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支部研究

——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里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中共农村支部发展十分迅速,在根据地乡村社会达到了很高的普及程度。但从上级组织对支部的领导、支部的组织状况和工作效能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通过整理支部,恢复或新建了一批支部、确立了大量模范支部和党员、改造了支部党员的成分比例,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支部的组织状况。从抗战时期农村支部的运行实态来看,中共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上层与下层的脱节、应然与实然的张力,中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在于它勇于正视问题、善于改正错误,使形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67.2;K2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0)-08-0054-09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支部在中共组织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组织对党员的有效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上级决议的贯彻实施,都须通过基层党支部来进行。但就笔者所见,目前党史学界关于基层党支部运行实态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综览现有的中共组织史研究成果,大体存在如下特点:关于中共组织演变的概述性、通论性著作较多,而对党组织进行时段性、地域性考察者较少;侧重组织制度之规定和组织机构之沿革,而对党组织的实际运作情形关注不够;侧重上层、中层组织的结构和演变,而对基层组织的状况和效能有所忽略。① 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以山东省档案馆所藏的革命历史档案和已出版的《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为主体资料,对抗战时期中共农村支部的组织状况和工作效能略作探讨,以期从基层视角(而不是上层和中层)和实践视角(而不仅限于制度规定和机构沿革)考察战时中共组织运作之实态,从而将中共组织史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及其支部概况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各地抗日武装起义的发动和1939年八路军115师的进入,山东逐渐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抗日根据地。到抗战结束之际,山东抗日根据地包括津浦路以东的山东大部,河北、江苏两省各一小部,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人口2800余万②。与建立在一省局部边区或数省交界地区的其他抗日根据地不同,山东根据地比较完整地建立在原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了全省规模③。抗战期间,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发展和中央组织方针的调整,山东共产党的组织系统也在不断演变。省级党组织的名称,1937年7月至1938年5月为山东省委,黎玉和林浩先后任省委书记;1938年5月至12月为苏鲁豫皖省委,郭洪涛任省委书记;1938年12月至1945年10月为山东分局,郭洪涛、朱瑞、罗荣桓先后任分局书记。山东分局时期,各地区党组织结构基本定型,主要包括胶东、清河、渤海、鲁南、鲁中、滨海、鲁西等区委。从分局到支部,党的组织体系大致包括六个层级:分局-区委-地委-县委(或县工委)-分区委-支部(或特别小组)④。

      山东党组织的规模在抗战之前一直很小,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山东省委领导的党员总数仅有2000余人⑤。抗战开始后的几年间,尤其是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后,山东党组织获得了迅速发展。1939年8月,全省党员数目已达5万余人⑥。1940年4月,党员人数达到11万⑦,同年7月达到12万余人,年底约为14万⑧。此后由于各地区开始执行中央“巩固为主”的组织发展路线,党组织的发展速度趋缓。与此同时,由于日伪的“扫荡”、“清乡”活动日益加剧,党员减员情形严重,致使党员总数增长缓慢。到1944年2月,全省党员人数仍在14万左右⑨。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城市转向农村,社会基础逐渐从工人转向农民,建立支部的标准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过程。中共成立初期,支部的设立并不以地域为单位。1925年中共四大《对于组织问题之决议案》规定,党的基本组织应该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只有在小手工业者和商业人员中不能以机关为单位组织支部时,方可以地域为标准。⑩ 1926年7月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对支部的性质作了如下规定:“支部并不是分部,而是党在各工厂、矿山、学校及某区域的核心”,“支部的组织是按照社会的生活而精密分划的”。设立支部的基本原则不以党员人数而定,而要看其能否在一个“生活单位或区域独立、完整地开展工作”(11)。1928年8月山东省党部制定的入党须知,将支部分为街道支部、工厂支部、机关支部、农村支部四种类型。(12)

      由于抗战之前党组织的总体规模不大,支部如何设立对于组织发展尚无太大影响。到抗战期间,由于党员人数急剧增加,组织发展的重心也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所谓“农村支部”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共基层组织的主要形态。但农村支部应以自然村还是行政村为单位来建立,山东分局曾作过不同的尝试。抗战前期是党组织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大量涌现的新支部基本上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起来的。进入“巩固为主”的发展阶段后,分局于1941年10月作出《关于目前组织工作的指示与决定》,要求以人口多少、距离远近、村数多少为原则划分行政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支部,原自然村支部改为党小组。党员数目太多的地方,则尽量通过动员参军、提干或调动等途径,使党员人数符合行政村支部的规模。(13) 不过仅仅两个月后,分局又认为这种做法妨碍了分区对支部工作的深入领导,致使行政村支部无法照顾自然村工作,自然村又缺乏领导核心,所以仍旧改为以基本生产单位(即自然村)来建立支部。(14)

      

      关于支部的数目和规模,只能从各级党内文件中找到一些零散统计。上表中的数字来自不同地区和时间,党员、支部、小组的具体数目差别很大,但“支部平均党员数”和“小组平均党员数”两栏的数字却比较相近,从中推断,支部的规模大致在10人到20人之间,小组的规模大致在4人到6人左右,平均每支部约分为3个左右的小组。根据1944年2月胶东、滨海、鲁中、鲁南、清河5个区的统计,共有支部6871个、党员136391人,平均每支部党员人数接近20人。从党员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例来看,以党员总数14万、人口总数2800万计算,党员占人口比例已达‰。由于抗战时期分区委以上机关支部的数目较少,绝大多数支部是以村为单位建立起来的农村支部,所以支部数与村庄数之间的百分比,大体上可以视为党组织在农村分布范围的指标。山东全省的村庄数目不详,但据1944年的统计,鲁中区共有6830个村庄、1299个支部,支部数与村庄数比例约为19%。(16) 这些数字表明,抗战时期中共基层组织发展极为迅速,已在根据地农村社会达到了较高的普及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