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

作 者:
何理 

作者简介:
何理,国防大学教授。北京 100856

原文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受到来自美、苏的双重压力。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它标志着中国外交已从过度强调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世界革命义务转到强调国家安全及和平发展为第一需要,这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战略和指导原则的根本性转变。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在于,其理论思维模式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策略;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基本趋势,过度夸大世界战争的危险。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32;D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0)-04-0014-0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内形势及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林彪反革命集团垮台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受到重创和根本性的质疑。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已经开始在实际工作中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并同“四人帮”进行斗争。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虽然不能放弃“文化大革命”的方针路线,但是对社会的长期动乱也是感到厌恶的。在国际方面,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在外交上受到来自美国和苏联的双重压力。毛泽东在寻求结束国内动乱,走出“文化大革命”困境的同时,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作为在新的国际环境中调整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的重要依据,它奠定了中国进行国际关系调整和开辟新的外交格局的初步基础。

      一、从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公告世界,实行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统一,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反华政策和侵略战争政策;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中,中国实行“一边倒”,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结盟;坚持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非社会主义的国家关系;支持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民族革命运动,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中间地带理论提出的国际背景是存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其主旨在于强调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不是铁板一块,革命人民可以利用这种矛盾,反对和孤立最主要的敌人。(1)美国世界性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必然进一步激化与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2)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进一步增加美国发动世界反苏反人民侵略战争的困难,世界民主和平力量有可能制止侵略战争,争取和平局面。(3)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和正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是国际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阵营强大的同盟军。

      中间地带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出发点。194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提出,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构成了一个中间地带。针对当时国际上一部分人鼓吹的反苏战争舆论,毛泽东指出,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反苏集团,直接面对着的许多实际矛盾,所放的烟幕。这些矛盾,就是美国反动派同美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帝国主义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美国反苏战争的口号,在目前的实际意义,是压迫美国人民和向资本主义世界扩张他的侵略势力。”“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①

      毛泽东的这个观点形成了他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观察,成为他指导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处理中美关系,分析世界和平及战争问题的基本出发点。50年代中期,随着朝鲜战争结束和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印度支那形势一度和缓,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发展和改善与亚洲邻国及其他各国的关系,国际外交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此时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的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阐述。在两大阵营对立,美国加紧反共,推行其全球战略的形势下,毛泽东指出,美国反共另有其真实目的,首先是占据从日本到英国的这个中间地带。“目前美国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从东京到伦敦建立军事基地,把三百万军队中的一百多万人都钉在这些基地上,动都动弹不得。这不像是个打仗的架式。美国实行着实力政策,如果真的打起来,首先中间地带就完了。”② 美国的目标是占领处在这个广大中间地带的国家,欺负它们,控制它们的经济,在它们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在这些广大中间地带的人民中,亚非两大陆就有14个亿,还有欧洲的人民,都是我们反对美国侵略的同盟者。

      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逐步形成为一支联合的独立的国际政治力量。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反映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战后国际矛盾发展的重要特点。这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遭到美英法等国家的激烈反对。美英法提出对运河实行国际管理,但被埃及拒绝。英法对埃及发动了侵略战争。埃及受到阿拉伯各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苏联发表强硬声明,对英法等国发出战争警告。美国公开反对英法对埃及动武,主张国际共管,企图火中取栗,借机把英法从中东赶出去,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中东一时成为世界矛盾和国际势力纷争的焦点。毛泽东分析了当时世界明显存在的两类矛盾,三种力量。两类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即美国同英国、法国之间的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三种力量,一是美国,二是英、法,三是被压迫民族。

      大批民族独立国家不断出现及其在国际舞台上团结和崛起。1955年亚非国家万隆会议召开以及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和以“77国集团”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的形成,都表明了在苏美两极对立的世界体系之外出现了不依附任何一方的第三种力量。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修正了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不可能再出现基马尔式的土耳其那样国家的观点,认为新出现的国家“既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民族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既不站在帝国主义的一边,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而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参加双方的集团,这是适合于它们现时的情况的”。③ 这“第三种立场”是可以长期维持的,这种立场有利于和平事业,而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民族解放运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同盟军,他们的存在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和平有利的。毛泽东更加明确地认为,中间地带和中间势力的兴起和发展,将是左右世界局势、与苏美两强斗争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