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圣福,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内容提要:

本文着重对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证其履职期间出现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和对毛泽东的严重的个人崇拜,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文章通过对1966年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八届十一中全会和八届十二中全会的研究,阐明这届中央委员会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并为其正名,应该承担重要的领导责任。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10)01-0038-07

      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自1956年9月成立,至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止,履职时间长达13年。在前10年,党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现象也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在后3年,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先后举行两次全体会议,作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并为这场“革命”的合理性正名。因此,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就成为研究“文化大革命”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这届中央委员会工作中所暴露的中央领导机构建设存在的重大缺陷,更需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一)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我们知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发动和指导“文化大革命”的基本依据。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阴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实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以后还要进行多次”①。细读这段文字,比较此前中共中央已经提出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不难发现,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换言之,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依据,就是此前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而“文化大革命”,又是此前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必然产物。.

      中共八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时,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作为剥削阶级的阶级已经基本消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中央还是坚持了八大的观点,毛泽东本人也几次申明“我们国家的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②1956年12月29日,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党还公开批评斯大林“在阶级消灭以后仍然强调阶级斗争的尖锐化”③。其后,党中央反复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1957年的整风鸣放开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注意力开始向阶级斗争倾斜。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时隔半年后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就完全接受了毛泽东的观点,认为:“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⑤随着反右派斗争在1958年的深入开展,中经1959年庐山会议后在全党开展的“反右倾”斗争、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至1963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阶级斗争不断升级,阶级斗争扩大化观点也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和完备的理论形态。这个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主要论点是: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⑥

      ——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斗争,斗争的实质是政权问题。我国现在还存在两个剥削阶级,“一个是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被打倒了的地主买办阶级和其他反动派……另一个是正在逐步地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它的知识分子。”⑦除了存在“劳动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外,“在政治和思想的领域内,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⑧“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⑨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中,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⑩,必须在经济战线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文化战线上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11)阶级敌人千方百计从共产党内寻找自己的代理人,使党和国家的领导蜕化变质,成为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有在幕前的,有在幕后的”。“支持这些当权派的人,有的在下面,有的在上面。”“在上面的,有的在社、区、县、地,甚至有在省和中央部门工作的一些反对搞社会主义的人”(12)。“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13)

      ——阶级敌人进行的反对社会主义的活动主要是采用“和平演变”的方式。阶级敌人以“和平演变”方式从事的反社会主义活动是异常猖獗的,他们拉拢腐蚀干部,使这些干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因此,“反对和平演变斗争,就成为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形式”(14)。斗争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5)。

      上述阶级斗争扩大化观点,主要由毛泽东提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同意,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布告全党;有的则是毛泽东提出,经中共中央全体会议形成决议,通过后公诸于报章;还有的是毛泽东提出,党中央赞同,而由党的领导人在党内外的重要会议的报告、讲话中发表。毛泽东不断强调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得到了党中央的支持,“把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当成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16)。并在全国采取了使阶级斗争升级的措施。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阶级斗争理论的宣传中,也逐渐认同了其真理性。阶级斗争观念已深入人心,全党紧绷着阶级斗争这根弦,时刻准备着“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已为发动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作了重要的舆论准备,不断扩大的阶级斗争,也势必将中国推入全面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灾难深渊。“文化大革命”,就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发展的逻辑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