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0)01-0026-15 中国当代史是历史学园地中距离现实时代最近、社会关注度最高、政治敏感性最强、历史借鉴意义最直接的学术领域。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除了必须十分注意叙事立场的客观公正、分析评论的准确适当之外,还必须十分注意学术方法的科学严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力挖掘和利用档案。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利用档案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是研究作品的科学性的最重要的保证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中国当代史具有国家知识的性质,拥有政治性和学术性并存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它的学术公信力就特别重要。中国当代史的研究作品,不仅仅体现了作者或某一作者群的学术公信力,某些特定作品,一定意义上也是社会政治公信力的衡量指标之一。因此,中国当代史研究,必须坚持学术性第一的基本原则,一切从材料出发,而不是从政治预设出发;一切从史实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一切从历史规律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概念出发。 第二,当代中国历史与执政党的历史是不能分割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执政党的政治实践,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轨道。其中,执政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具有决定的意义。要准确地说明当代历史,必须准确地叙述和解释这些方针政策,必须正确地利用档案才能做到。 第三,由于中国当代一系列社会管理政策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的其他历史资料都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利用。这就更加凸显了档案资料的珍贵性、重要性、不可缺少性。 比如,报刊资料。除了建国初期的一些政治运动,报刊上有比较充分的报道之外,后来很长时间里,许多社会政治活动,甚至重大事件,报刊上并不报道。比如,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经济调整举措、“文革”时期的各地派性斗争等等。 比如,回忆录资料。由于当代历史的特殊性,许多当事人的回忆录包含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许多事情在还不明朗化的情况下,一些当事人所做的说明或者回忆,就不是十分准确。其次,许多事件的当事人,限于与涉事各方的利益关系,经常使有些回忆材料包含的主观感情因素太强,大大影响了它的可信性。再次,限于各种条件,至今所发表和公开出版的当代回忆录十分有限。这些原因,造成了当代史研究中利用回忆录资料的局限性。这里,我只想举一个高饶事件的例子。邓小平曾经回忆说: “高饶问题的处理比较宽,当时没有伤害什么人,还有意识地保护了一批干部。”[1] 薄一波也说: “对受高饶影响而犯有错误的同志,中央在处理时也是非常慎重的。”[2] 这些说法一般来说是对的,但是,根据原东北局副书记张秀山的回忆,东北方面的处理,还是比较重的。他说: “东北各省市的主要领导干部几乎全部被撤换,有的降级,有的降级下放,有的长期不分配工作。像鞍山市委的8个常委全部撤换,市委书记华明是大学生,在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当过工程师,年轻、有能力,只因他曾经给高岗当过秘书,被逼自杀(未遂,‘文革’中被迫害死)。黑龙江省省长李长青被撤职下放,死在乡间。原辽西省委代书记兼省长杨易辰,降职到黑龙江省当副省长,80年代调中央,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时,在其档案中还夹有与高岗有牵连的材料。大连市委副书记陈伯村也受到降职处分等等。”[3] 陈伯达也谈到在处理高饶事件的过程中,饶漱石问题的扩大是不正确的。他说: “高饶事件也错误地牵连了一些干部。潘汉年同志的案子就是揭发饶漱石时,把事情扩大化搞出来的。”① 杨尚昆在谈到由反对高饶集团牵扯出来潘汉年、杨帆冤案的时候也说: “后来对饶的处理出了格,主要是毛主席当时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助长了‘左’的情绪,又过分自信,听不进不同意见,违背了他本人一向倡导的‘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前头’的原则,以致犯了主观臆断和先定性后查证的错误所致。”[4] 我这里不是说邓小平、薄一波他们的回忆不真实,而是因为他们处在中央高层,发表这些看法的时候比较早,原先有关情况还没有充分披露出来,他们并不十分了解。这是当代回忆录有局限的一个例子。 第四,当代时期的档案资料具有空前的丰富性,开发利用这些资料,有利于繁荣中国当代史学术事业,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当代史本来应该成为一门严肃的学问,但是,常常因为某些著作史料不扎实,论述不靠谱而不受尊重。这与研究人员的观念方法有关系。当然,也和人们在档案管理方面的不正确认识有关。过去,人们常常不恰当地强调当代档案的保密性,不愿意充分地开放档案,不愿意鼓励专家查阅和利用档案,甚至采取种种方法,限制档案的利用。这是不正确的。 过去说,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学问。就历史学来说,是指每个时代都可能发现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材料,做出最能体现这个时代的特点的研究成果,产生最能代表这个时代学术价值的学问家。假如能够充分利用档案,运用严格的学术方法鉴定、理解档案,关于中国当代史的研究成果,完全能够做到超越当前的种种局限,形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科学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