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鄂豫皖与中国革命的胜利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仲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内容提要:

金寨是全国有名的三大将军县之一,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的第二大苏区,以往的党史对此地苏区的历史叙述不够全面、充分,较多地讲它“左”的错误,因此辩证地看待这段历史,全面分析和评价金寨、鄂豫皖在党史上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09)05-0061-04

      金寨,是全国有名的三大将军县之一。这里爆发过鄂豫皖苏区三大起义中的两大起义,即立夏节起义(亦称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和组建了红一军、红四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部队。金寨既是鄂豫皖的核心区域之一,作为临时省会又是安徽抗战的重要中心区域之一。金寨有10万优秀儿女参加了革命,牺牲的革命烈士占安徽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据此,完全可以说,金寨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应当怎样全面分析和评价金寨在党的历史上的地位呢?我以为,最好是将金寨放在鄂豫皖和大别山区域的大时空来看它的历史地位。这里试从这个视角来概述“金寨·鄂豫皖与中国革命的胜利”。

      先要明确金寨在鄂豫皖和大别山区域的地位。鄂豫皖苏区在鼎盛时期有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但影响最大的,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在湖北是红安;在河南首推新县;在安徽,应当是金寨了。这三个县可视为鄂豫皖三省在大别山苏区的“三个代表”。如果对此能形成共识,那么从鄂豫皖和大别山区域的大视野来看金寨的历史地位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3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曾举行“共和国摇篮”的开机仪式。这个长编电视剧是反映毛泽东下井冈山后开辟闽西、赣南建立中央苏区,到1934年红军长征以前那段历史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是部献礼片,故冠以此名。因为一则若反映苏区那段历史,可以中央苏区为代表。二则既然是为了献礼,而作为新中国胚胎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在那里;三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缔造者大多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话又说回来,“共和国摇篮”不只一个,至少当年的三大苏区可视为三大“摇篮”,即除中央苏区外,还应包括鄂豫皖苏区和贺龙领导的湘鄂西苏区(从1927年8月至1929年,党在城市和农村发动和领导了约达200次大小不等的武装起义。它遍及全国东西南北中12个省、约150个县的广大地区。凡是没被反动派镇压下去的,都通过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发展成为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即苏区。至30年代前期,全国较大的苏区有13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鼎盛时期的面积约40余万平方公里、辖人口3000万)。这里,就“金寨·鄂豫皖与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个题目,来讲讲为什么说包括金寨在内的鄂豫皖苏区,不仅是革命摇篮、将军摇篮,而且还是“共和国摇篮”。

      第一,包括金寨在内的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的第二大苏区。至1932年夏取得潢光战役等四大战役胜利之后,鄂豫皖苏区发展到鼎盛时期。其所辖区域:东西长约300余公里,南北宽约250余公里,总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拥有红安、商城、霍邱等5座县城,建立了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共计4.5万余人,苏区各县独立团、赤卫军、游击队等地方武装有20余万人。就所辖区域的面积、人口、县城和武装力量来说,都仅次于中央苏区。(中央苏区鼎盛时期比鄂豫皖苏区晚一年多,在1933年夏粉碎第四次反“围剿”之后,至该年秋的主要情况是:辖4个苏区省、60个苏区县,24个行政县城,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430多万,红军部队为13万人。)当时尽管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鄂豫皖苏区也是共和国的一部分,但由于没有连成一个整体,因而各苏区的独立性很大。从战略上说,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南北呼应,互相配合,其地位和影响高于其他苏区。就蒋介石国民党方面而言,也是最看重这两个苏区,其“围剿”兵力也以这两个苏区为重点。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鄂豫皖苏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全国三大将军县,头两名都在鄂豫皖苏区。仅金寨就有59位开国将军,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开国将军和数千名高级领导干部由这里走出去。就六安全市来说,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共走出了108位开国将军,有30万英雄儿女为革命捐躯,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对苏区这段历史,在讲党史的时候,一些书本叙述得不够全面、充分,比较多地讲它的“左”的错误。但对任何事情都要两方面看。一方面,这段历史,确有严重“左”的错误,三次“左”倾都发生在这个时期。比如白雀园大肃反,一次就杀了包括许继慎在内的2500多红军指战员,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苏区这段历史是我们党领导民主革命最为艰苦的一段历史。从时间上说,它占民主革命的四分之一;从内涵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时期;从意义而言,在这个时期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尽管带有“左”的胎记,但毕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初始基础。只要辩证地看这段历史,在充分认识它发生过的“左”的错误的同时,也要充分肯定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因此,如同称瑞金·长汀·中央苏区是“共和国摇篮”一样,说金寨·鄂豫皖是“共和国摇篮”之一,不算为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