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44;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9)05-0066-09 处于内忧外患交织时期的宋代实行募兵制,拥有一支庞大的职业军队,北宋时即禁军和厢军,南宋时即屯驻大军和禁军、厢军。那么,这支军队是如何部署的呢?这是宋代军事史、军事地理上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还直接涉及到经济史和政治史等方面。因未见学界有专门论述,① 故试予探索,以便能对宋朝军事地理及国防战略作一评估。 一、北宋前期 宋太祖朝后期的开宝年间,包括厢军在内的总兵力是378000人;宋太宗朝末期的至道年间,包括厢军在内的总兵力是666000人。② 宋初禁军的兵力部署,是典型的内外相制原则,即统治中心京师开封地区屯驻一半,分散到全国各地一半,京城内外同样如此:“京师屯十万,足以制外变;外郡屯十万,足以制内患。京师、天下无内外之患者,此也。京师之内有亲卫诸兵,而四城之外诸营列峙相望,此京师内外相制之兵也。府畿之营,云屯数十万之众,其将、副视三路者,以虞京城与天下之兵,此府畿内外之制也。非特此也,凡天下兵皆内外相制也”。③ 按上引资料所言,主要是指宋太祖朝的情况,当时外患还不严重。以后随着军队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边防局势的变化,增长的兵力主要分布在地方和边防。端拱二年(989),户部郎中张洎奏议道:“臣今伏请悉聚河朔之兵,于缘边建三大镇,各统十万之众,鼎据而守焉……臣知契丹虽有精兵利甲,终不敢越三十万之众南侵贝、冀矣。”④ 京师的驻军尽管有所增长,但不可能按一半的比例增长。 宋真宗一朝的兵籍以天禧年间为代表,总兵力912000人,其中禁军432000人,厢军480000人。⑤ 兵力分布随着兵员增长发生变化,均呈增长态势。京师驻军至少有20万。如咸平二年,宋真宗“大阅禁兵二十万于东郊”;⑥ 具体情况是:“夜三鼓,殿前、侍卫马、步诸军二十万分出诸门,迟明乃绝。上按辔出东华门”。⑦ 按字面意思理解,这20万禁军都驻扎在开封城内,也即仅城内至少就有20万,因为不可能全部参加阅兵,还要有足够的兵力维护京城安全。按内外相制的原则,城外也要有20万左右的军队。实际上,开封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屯驻40万大军。比如说,城内不可能驻扎20多万军队,在东郊阅兵,不可能不调动郊外的军队而全部使用城内的军队。我的理解,这20万军队分别从各城门出城,然后到东郊集结,本身就是阅兵仪式的组成部分。也即包括城外的部队事先调集到城内,届时再举行出城仪式,以壮声威。如果说20万全部是京师驻军的话,那么当地还应有非受阅的值班部队数万人,也就是说全部驻军为20余万。也有可能调集部分外地禁军前来接受检阅。综合考虑,当时的开封驻军大约20万左右,占禁军总数的大约一半,符合内外相制的部署原则。 地方驻军的增长,主要是在西北地区。咸平六年正月,陕西的泾原、环庆部署一同请求增兵,宋真宗说:“此两路兵数,已倍于去岁,或益之,则难于减罢。”⑧ 西北边防的驻军,一年间成倍地增长,还觉得兵力不够。陕西路的军队数量,据当年奉命前往陕西调度军费的度支使梁鼎说:“关中郡县,控接河西,远近宿兵不下十万。”⑨ 大约有10万人。河东路同样增兵添将。咸平二年,“河东转运使掖人宋抟言:‘大通监冶铁盈积,可供诸州军数十年鼓铸,请权罢采取以纾民。’诏从其请。时西北二边屯师甚广,抟经制馈饷,以干治称,朝廷难其代,凡十一年不徙。”⑩ 只是不知具体数量,大约有数万人。另一关键边防地区河北,据久在河北任职的高级将领王德用说:“咸平、景德中,边兵二十余万,皆屯定武,不能分扼要害之地,致虏兵轶境,遽有澶渊之师。”(11) 澶渊之役以前,河北驻军大约是20余万人,集中在定州。 二、北宋中期 宋仁宗时期,边防局势发生了大变化。主要是西夏独立建国,宋夏战争爆发,禁军数量大增:“仁宗时,元昊反,西边用师,多募禁军……故庆历中,内外禁、厢军总一百二十五万,视祖宗时为最多。及西师罢,天下患兵冗,帑庾不能给。枢密使庞籍奏:世养兵务多而不精,请与中书议拣汰之法。从之,省兵数万人”。庆历年间扩军后的具体总数是:“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视前所募兵寝多。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12) 总兵力1259000人,其中禁军826000人,厢军433000人。数年之后的“皇祐之初,兵已一百四十一万”,(13) 达到1410000人,是宋代军队数量的最高峰。 各地驻军持续增长。皇祐中,宋庠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多次言“国家当慎固根本,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14) 按他的说法,开封地区的驻军一般为40万,数量达到最高峰。此数当也是概言的整数。当时大臣多坚持京师必须保持足够数量的驻军,不可调发到外地。如皇禧元年,有诏调发京师禁军10指挥赴京东西路驻泊,以备盗贼。户部副使包拯反对道:“臣闻京师者,乃天下之本也。王畿之内,列营屯聚,此强本之兵也。而国家近年以来,边陲有警,乃一例调发,恐非固宗社修御备之长策。臣以为畿兵虽有大故,不可多调发。”(15) 从侧面印证了宋庠的说法。 西北驻军主要集中在河北、陕西。天圣四年,太常博士、河北馆陶人王沿上疏言:“是河北之地,虽有十之七,而得租赋之实者,四分而已。以四分之力,给十万防秋之师,生民不得不困也。”(16) 天圣年间,河北约有驻军10万。宋夏战争前后,契丹乘机要挟,河北局势紧张,宋军兵力成倍增长。庆历四年,知制诰张方平言:“河朔之兵,不啻三十万。”(17) 庆历四年,受命主持北方边防事务的富弼上《河北守御十二策》,其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