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通常具有某种交际功能的语言结构,出现在更为具体的语境中或带上某种特定语气时,其功能会发生迁移而形成一种临时性的用法,以至稳定下来被人们经常使用。语法结构就是这样在一定修辞动因的促动下被塑造成各种修辞性结构的(参看刘大为,2008),汉语的疑问句正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典型的疑问句可以从形式、语义和功能诸角度进行研究,但疑问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范畴,它与否定、肯定、祈使、感叹等语气,以及各种特定的交际要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存在向修辞性疑问发展的多种途径。 对此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是:1)非疑问形式的句子怎样获得疑问功能(参看陈振宇,2008);2)疑问形式的句子怎样获得非疑问的功能,尤以反问句为最。刘大为(2008、2009)明确指出,反问句是通过改变言语行为的方式而获得修辞性功能的,这一论述给我们以很大启发,但在具体问题上还有进一步细化的必要。实际上,反问句可分为两种: (1)谁会想去?谁想干那种事儿? (2)难道谁会想去?谁想干那种事儿不成? 例(1)是无标记反问句,刘先生解释的主要是这一类结构,它们具有典型的疑问句形式,本来可以表示询问意义,只不过在特殊的语境中,说话者不认为对方能找到答案,从而具有“没有人会想去、没有人想干那种事儿”的含义,由此转化为反问;而本文讨论的是例(2)这样的有标记反问句,即在长期语法化、词汇化过程中,产生了专门用来标记反问功能的形式,如“岂、难道、不成”等。这时可以说,句子的语法意义已经是反问,而不再是询问了。 与无标记反问句不同,有标记反问句还可以进一步修辞转化。如: (3)
?什么都听他的! (4)
?不然你干嘛什么都听他的! “难道他是你爸爸?”本来表示反问意义,如(3)所示其功能是强烈否认“他是你爸爸”,从而指责“什么都听他的”这一行为的不合理(参看郭继懋(1997)对反问句的语义结构的论述);但句子的功能在特殊语境中会发生迁移,如例(4)所示,说话者意识到事实很可能与自己原来的认识相反(我们称之为“说话者处于一种反预期语境之中”),从而推测“他可能或很可能是你爸爸”,这样才能解释对方的行为“什么都听他的”的合理性。 还应注意的是,例(4)不仅仅是说话者自身的推测,还多多少少带有一点询问的意味,即希望对方对这一推测给出确定的回答,有学者称之为“揣测问”,认为这是“半疑而问”,介于“全疑而问”的询问和“不疑而问”的反问之间(龚嘉镇,1995)。 有标记反问句的修辞转化,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还有一些语法结构也处于同一机制之下,具有表达修辞性推测意义的用法。例如下面(5)-(7)也都表示说话者认为“他可能或很可能是你爸爸”,而这一点,是句中的否定形式“不会”、否定祈使形式“别”和担心形式“怕”自身的词汇语法意义所不具有的:
给予它们统一的解释,正是本文的任务。杨永龙(2000:117)说:“从否定词变为测度副词,或者经由测度副词再演变为反诘副词,这似乎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个规律。当然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详细考察,然后才能认定。”我们认为,归根到底,这些表达式都具有同一个性质:它们和反问标记一样,本来都是表示“强烈否定”,但当说话者意识到事实很可能与自己原来的认识相反时,就转化为修辞性推测意义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我们先介绍什么是“推测”,以及语言中表达推测意义的方式,然后详细介绍本文提到的四种特殊的修辞性推测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再阐明反预期语境的意义及其功能,从而揭示这些修辞现象产生的机制,最后,本文将从历时角度,进一步揭示其演变过程。 二、推测情态及其表达方式 1.现代汉语中的推测情态 推测情态是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的一个子类。认识情态指说话人对其所说的话的真实性的坚信程度。研究者们对汉语认识情态系统的子类存在争议(参看彭利贞,2007)①;通过对汉语情态助动词和情态副词的归纳,并借鉴Palmer(2001)的理论,我们对汉语进行三分,如例(8)、(9)、(10)所示: (8)明天一定下雨推断 (9)明天可能下雨推测 (10)明天会下雨 假设 a.推断(deductive)②,如例(8),大致相当于模态逻辑(modal logic)的“必然”。说话者认为话语所表达的命题Q(明天下雨)的可能性非常大,远大于相反的命题。Q(明天不下雨)的可能性③。(符号“~”表示逻辑否定,下同) b.推测(speculative),如例(9),大致相当于模态逻辑的“可能”。说话者认为话语所表达的命题Q(明天下雨)是可能的,而命题~Q(明天不下雨)也是可能的;不过Q与~Q并不完全对等,说话者更偏向Q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