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名物化或名词化问题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难题,其中争议较多的是“这本书的出版”之类的“N的V”结构中V的性质和向心结构问题。不同研究取向的学者从各个角度提出对所谓向心结构理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如程工(1999)、沈家煊(1999)、熊仲儒(2001)、郭锐(2002)、陆俭明(2003)、吴长安(2006)、司富珍(2004、2006)。这些研究关注的是“N的V”结构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处理方式,而不是该结构中的制约条件。最近几年开始有研究者考察“N的V”结构的成立条件,试图解释哪些动词能够出现在该结构中,如詹卫东(1998)、沈家煊、王冬梅(2000)、王冬梅(2002)。这些研究更注重“N的V”结构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该结构所受到的制约。但是,这些研究在分析中没有考察真实语料中不同动词在“N的 V”结构中的分布情况,所提出的解释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倾向。本文在认知语法框架内讨论“N的V”结构成立的条件,通过考察真实语料中不同动词在该结构中的分布来揭示制约这一结构的关键因素。我们的中心观点是:影响“N的V”结构成立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动词的概念自主程度,一个动词的概念自主程度越高,“N的V”结构的可接受程度就越高,该结构的成立与N的凸显度或V的及物性没有必然联系。概念自主程度相同的动词在是否可以进入该结构方面可能仍然会呈现出差别,这与它们的名词化用法的固化程度有关,而这些差别在更简单的结构中也有所反映。 §1 参照点结构中的名词化 认知语法把参照点能力(reference-point ability)看成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Langacker l993;Taylor l996)这一能力的本质在于通过一个实体的概念化建立与另外一个实体的心理接触(mental contact),即在心理上有意识地辨认出该实体。在参照点现象中,我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实体上,然后将该实体作为参照点在心理上访问(access)另一个实体(在认知语法中称为目标)。参照点能力在语言结构上最明显的体现是领属结构,领属实体相当于参照点,而被领属实体相当于目标。 (Kumashiro & Langacker 2003)比如在“小明的哥哥”、“大象的鼻子”、“张三的电脑”中,“小明”、“大象”和“张三”是参照点,而“哥哥”、“鼻子”、“电脑”是我们在心理上访问的实体。 以上表达式属于现代汉语中典型的领属结构。那么,应该如何分析“N的V”结构?我们先来看认知语法对英语中类似结构的分析。Langacker(1993)把英语中典型的领属结构my watch和非典型的领属结构Lincoln's assassination都分析为参照点结构(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都是以一个实体为参照点在心理上访问另一个实体。两者的差别在于,典型的领属结构中我们访问的目标是一个典型名词所指的事物,而后者中访问的目标是一个名词化所指的事件。之所以把后者分析为参照点结构,是因为一个事件中的参与者可以作为该事件自然的参照点。例如: ①The President has arrived at the airport. ②The Prime Minister has arrived at the airport. 上面例①、②中,主语名词所指的不同实体参与到同类事件中,我们正是依赖这些实体把两个同类事件区分开,因此它们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在心理上访问事件的参照点。在非典型的领属结构中,主语名词成为领属名词,作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充当参照点。试比较: ③The President's arrival ④The Prime Minister's arrival 上面例③、④两个表达式都是领属结构,在语义上描写两个事件,其中的参与者不同。它们与典型的领属结构的区别在于,所访问的目标是一个物化的事件,而不是典型事物。 汉语中的“N的V”结构与英语领属结构中的名词化存在共同之处,完全可以看成参照点结构,其中N是参照点,而V是人们在心理上所访问的名词化。事实上,沈家煊、王冬梅(2000)已经按照认知语法中对领属结构的描写思路把汉语的“N的V”分析为参照点结构,但不承认其中的V已经名词化。他们认为,这类结构中的动词的功能由陈述变为指称,由表示关系变为表示事物。比如,动词“破坏”本来陈述一种过程,这个过程随时间而进展变化,事物化后这个进展变化的实际过程引退为背景,破坏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凸显出来成为指称的对象。两位学者之所以不承认V已经名词化,很可能是为了避免卷入到以往研究中关于名物化和向心结构的争议中。我们这里无意去讨论各派观点的是非,只想指出一点:至少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中,把汉语参照点结构中的动词看成名词化是符合其整体分析思路的,因为任何语言形式都是语义结构和音系结构结合而成的象征结构,如果一个语言形式的语义结构描写事物化的一个过程,它当然属于名词。只要比较一下英汉语参照点结构中的名词化就可以看到,两者在形式上完全是平行的,如:“报告团的到来(The delegation's arrival)”、“老师的鼓励(The teacher's encouragemen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