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功能上可以将句子分为四类: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四种不同类型的句子一般产生不同的交际功能。①其中祈使句的主要作用是话语表达者要求(希望、命令、请求)话语的接受者做或者不做某事,[1](P12)如:去拿书!别忘了!一定要救活!等等。 祈使句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语法表现手段,一般来说,祈使句的主语常常省略或者使用第二人称形式;动词使用原形形式,排斥时数格等形态变化。所以在学习汉语祈使句的过程中,许多留学生刻意地将汉语表达时体范畴的语法形式“着、了、过”排斥在外。此外,一些对外汉语教材[2](P240)指出,祈使句是要听话人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句子,使留学生产生了祈使句表达的是将要发生的行为,在语义上应与表示过去、现在、完成的“着、了、过”相排斥的错觉。另外,许多的现代汉语教材[3](P420)都指出“了”常常用于否定的祈使句,不用于肯定的祈使句。 实际上汉语的祈使句具有一般祈使句的通性,动词也常常采用没有添加语缀的格式,但是祈使句中的动词和“了、着”并不是完全排斥,“了”和“着”可以出现在祈使句中,例如: 1.看! 看着! 看着黑板1 2.吃! 吃了! 吃了饭! 吃了这碗饭! 许多学者都指出“V+了+NP”具有表达祈使意义的功能,例如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4](P351-8)中指出动词后的“
”表示动作有了结果,跟动词“掉”的意义相近,这个意义的“
”可以用于命令句和把字句,还可以在动词前加助动词。张斌先生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5](P336-40)指出祈使句本身表示未然,加上“了”表示完成。袁毓林[6]指出“别+V+了”中
是个语音弱化的结果补语,在北京话中读“lou”。宋春阳、李琳[7]在讨论“别+V+了+NP”句式的问题时对“V+了+NP”格式也有所提及。前人的研究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着重研究祈使格式“V+了+NP”,揭示格式成立的条件和规律,指明句式表达的特殊意义和效果。 二、祈使格式“V+了+NP”成立的条件 “V+了+NP”格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功能,例如 3.a 吃了一个苹果。(表示陈述) b 吃了那么多苹果啊! (表示感叹) c 吃了几个苹果? (表示疑问) d 吃了这个苹果! (表示祈使) 不同的句子类型表达不同的功能,对这一格式的要求也不相同,我们认为祈使格式“V+了+NP”对动词和名词都有特殊的要求。 (一)“V+了+NP”中动词的特征 祈使句对动词在句法和意义上都有着严格的选择,并非所有的动词都能进入祈使句,根据袁毓林[6]的分析,只有具有“自主可控”性的动词能进入祈使句,进一步的细分,表示褒义和中性的自主动词可以进入祈使句的肯定格式,表示贬义和中性的自主动词和一部分的非自主动词可以进入祈使句的否定格式。例如: 4.扶她进来!劝劝他们!把梨吃了1 5.别调皮捣蛋!别惯坏了孩子!别打扰他们! “V+了+NP”是一种特殊的祈使句格式,对动词的要求和普通祈使句不完全相同,对这一格式的祈使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语义、构词、语音等方面祈使格式对动词上都有严格的选择。 1.能进入一般祈使句的动词不一定都能进入“V+了+NP”形式,例如: 6.A吃了这碗饭!扔了那本书!洗了那件衣服! 7.B*看了那个黑板! *唱了那首歌! *恨了那个人!*吓了那个小孩! A组动词可以自然地进入“V+了+NP”格式构成祈使句,B组动词进入“V+了+NP”格式句子不合法,虽然两组动词都是自主的可控性动词,都能进入普通祈使句,但是从语义上看,A组动词表示的动作都能使宾语受到某种影响,使宾语产生“位置,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吃了这碗饭”中的动词“吃”使它的宾语“这碗饭”从存在变为消失;同样,“洗了那件衣服”中的动词“洗”也使宾语“那件衣服”由原来的性质脏变化为干净。B组中的动词表示的动作不能对宾语产生影响,使之发生变化。 A组动词具有[+致使]的语义特征,B组的动词具有[-致使]的语义特征,两者的差异可以在形式上得到体现。A组动词都可以使宾语发生变化,动词后都可以自然地加入语义指向宾语的结果补语;把字句具有致使意义,强调动作对宾语的影响,因此A组动词构成的句子很容易变为“把字句”,例如: 8.A吃这碗饭。 吃完这碗饭。把这碗饭吃了。 洗这件衣服。 洗干净这件衣服。 把这件衣服洗了。 炒这盘菜。炒熟这盘菜。 把这盘菜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