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虽然”是现代汉语里让步连词的“典型成员”,它经由了“非词”到连词的演变过程,代表了连词来源的一大类别。因此,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理解连词的来源、现代汉语让步从句的特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历时考察,我们认为句法结构的演变是促使连词“虽然”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让步连词“虽然”的产生 1.关于让步连词“虽然”来源的两种不同意见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对让步连词“虽然”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见解:(1)同义复合而成,以胡竹安为代表。胡竹安(1961)认为“‘虽然’的‘然’也就是‘虽’,所以是个联合式合成词。”①另外,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认为,“然,犹虽也。”又,“今人曰虽然,古人亦曰然虽。”[1](P18)(2)词组发展而来,以王力为代表。王力认为“‘虽然’本是一个词组,是‘虽然如此’的意思。”“后来词组‘虽然’凝结成单词,用作推拓连词,其意义只等于古汉语的一个单词‘虽’字。”[2](P219) 根据我们调查研究,我们赞同王力先生的观点,而胡竹安等先生的观点不符合连词“虽然”形成的语言事实。尽管单音节“虽”、“然”在古代汉语里都可以作让步连词,但是连词“虽然”的产生不是两者简单地相加,而是经历了由“句法结构”到词的演变过程。本文主要从句法对连词产生的影响探讨连词“虽然”的形成,同时也涉及连词“虽然”的语法功能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 2.让步连词“虽然”的产生 “虽然”最开始是一个句法组合:“虽”是让步连词,义为“虽然”、“即使”;“然”是指示代词,义为“这样”,整个意思是“虽然这样”。“虽然”由短语演变为一个词后,只表示“虽”的意义,代词“然”的词汇意义脱落、语法功能消失。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由“句法结构”[3](P219)发展演变为连词的过程,也就是“然”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逐步消失的过程。由此,要探讨让步连词“虽然”的来源,也就是要探讨代词“然”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的消亡,直至蜕变为一个构词因素即词内成分,即“只是一个衬字”[4](P431)。 我们认为句法结构的演变是促使“然”由代词演变为词内成分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让步连词“虽然”的形成,句法结构的演变是主因。根据我们的考察,汉语史上的“虽然”所在的句法结构,经历了以下5种类型:
1)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3)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礼记·檀弓下第四》) 第(1)例为句式Ⅰa,第(2)、(3)例为句式Ⅰb。 句式Ⅰ包含的两种形式,只见于上古汉语,至中古几近消亡。其中,上古汉语又有不同:《左传》“虽然”凡7见,句式Ⅰ有5见,占其总数的71.43%;《史记》“虽然”凡23见,句式Ⅰ有6见,占其总数的26.09%。也就是说,随着语言的发展,对“虽然”来说,具有“形式标志”的句式Ⅰ逐渐减少,“然”的指代性就有可能逐步减弱。
4)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 5)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我们认为,句式Ⅲ是“虽然”由词组演变为连词的关键句式,即“然”指代性减弱的关键句式。 “虽然”和
之间插入了分句
,让步连词“虽”所在复句的主句变成了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即
)组成的“复句”,而分句“虽然”在形式上显得更加短小;另外,由于句子的焦点本来就是在句子后面,因此,在这复杂的句式里,“虽然”成了一个不被注意的“暗影”,“然”的回指性变得模糊。这种句式在上古文献就存在,但与句式Ⅰ发展趋势相反,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种句式逐步增多,直至连词“虽然”的形成而使这种句式趋于消亡。句式Ⅲ《左传》有2例,占其总数的28.57%;《史记》有11例,占其总数的47.82%;《魏书》有3例,占其总数的75%(《魏书》另外1例,“虽然”是作为连词而存在的句式)。在我们调查的《杂宝藏经》、全唐诗、《敦煌变文集》里都没有这种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