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陈述句语调的起伏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锋、梁磊,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071) 王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南开语言学刊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语调格局的研究思路,对4位汉语普通话发音人的陈述句语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分别考察:语句调域(总调域)、调群调域(分调域)以及调群内部字音调域的音高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划分总调域和分调域、计算起伏度的方法可以对语句音高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实现不同发音人之间的可比性,探求陈述句语调起伏度的分布特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8 期

字号:

      一 引言

      如何处理汉语声调和语调的关系是汉语语调研究的关键问题。赵元任(1933)曾用两个经典的比喻——“小波加大浪”和“橡皮带效应”生动地说明了汉语字调和语调的关系。吴宗济(1982、1984、1988)把普通话声调的连读变调作为语调单元,分析声调在不同的语调单元中的变化,认为语调的变化跟基调有关。沈炯(1985、1992、1994)主张分析汉语语句中的声调音域,提出高音线和低音线的不同变化与语调的类型和功能相对应。胡明扬(1987)认为汉语的句末语调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句末语调就是语句边界调。杨玉芳(1997)、王洪君(2000)、蔡莲红等(2001)、林茂灿(2002)、曹剑芬(2002)、李爱军(2002)、郑秋豫(2006)等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汉语语调进行过研究,使我们对汉语语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石锋(1999)曾经用“语调格局”的思路尝试分析过汉语语句的音高表现。认为“语调格局”就是指语句调型曲线的起伏格式及其所表现的各调群调域本身的宽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本文将沿着这种思路探索分析汉语普通话陈述句的音高表现。

      二 实验说明

      本文的实验句是在沈炯(1985)实验语句的基础上适当修改而成的,共有以下4个:

      (1)张中斌星期天修收音机。(2)吴国华重阳节回阳澄湖。

      (3)李小宝五点整写讲演稿。(4)赵树庆毕业后到教育部。

      发音人共有4位:甲、乙是专业播音员,丙、丁是北京长大的三年级大学生;其中甲、丙为男性,乙、丁为女性。录音分别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专业录音室和南开大学语音实验室进行。每位发音人都以自然状态平稳语速发音,无语义强调和感情色彩。每个实验句连续说3遍,句与句之间间隔4秒,共得到3×4×4=48个样品句。

      使用南开大学“桌上语音工作室”对样品句进行声学实验,测算出音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内容包括:分别以赫兹、半音为标度并且以百分比方式得出不同发音人的语句调域(总调域,full range)、调群调域(分调域)以及不同调群调域之间的起伏度数据。从赫兹到半音转换的计算公式为:

      St=12×1g(f/fr)/1g2(1)

      (其中“f”表示需要转换的赫兹数值,“fr”表示参考频率,设为64赫兹)

      起伏度计算方法请见下文中的说明。计算全部使用Excel程序完成,并做出统计图表。

      三 语句调域的相对化

      把每一位发音人同一个句子的3次发音样品的实验数据进行平均,再把同一个发音人所发的4个句子的平均值画在同一个图中,语句的时长采用归一的方法。在语句内部划分出不同的调群,分别做出各个调群的调域;各调群调域中最高的上线就是全句调域的上限,最低的下线就是全句调域的下限。这样就得出语句调域(总调域)。分别采用赫兹值和半音值为音高标度,做出两种不同的语句调域图,见图1和图2。

      

      图1 赫兹标度的语句调域图(甲:男播音员;乙:女播音员;丙:男学生;丁:女学生)

      在语句调域图中可以直观比较各个调群调域(分调域,sub-range)的相对位置:甲的句中调群上线高于句首调群,丙的句中调群下线略高于句首调群,丁的句末调群上线高于句中调群;只有乙的各个调群上线和下线是依次递降的。句中调群调域的上线和下线,都出现了音高的起伏。由此看来,陈述句的音高下倾是一种总体的趋势,宏观的结论,不能机械地理解和认识。说话人实际的音高表现会有各种差异,需要周密深入的分析。

      对照同一个发音人在图1和图2中的调域宽度,会发现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的标度单位对于分析结果会有重要影响。在表1中,以赫兹为单位的数据很难看出有一致的规律性,以半音为标度的数据则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男性的调域大于女性,受过训练的播音员的调域大于没有受过训练的学生。性别的不同和是否受过训练,是造成实验数据差异的两种基本的因素。在同样的受训条件下,男性的调域较宽;在性别相同条件下,受过训练的人调域较宽。调域增大是训练的结果,就如同声乐训练使歌手的音域加大。

      

      图2 半音标度的语句调域图(甲:男播音员;乙:女播音员;丙:男学生;丁:女学生)

      表1 4位发音人的语句调域(总调域)

      

      从表2的调群调域数据中,同样可以看到:用赫兹标度的数值很难发现一致的规律性,而半音数值却显示出一致的规律性。受过训练的发音人甲、乙在句首、句中、句末位置上调群调域的宽度相差不大,为1-2个半音;未受过训练的发音人丙、丁都是句末调群调域较大,句首、句中的调群调域较小,相差3-5个半音。

      表2 4位发音人的调群调域(分调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