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长银,男,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语言符号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兴趣:句法学、认知语义学。电子邮件:zhouchangyin@163.net。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事件结构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句法—语义界面理论。它充分考虑了事件的时间结构特性和内部构成关系对谓词句法表现的影响,有效地克服了以动词为核心的投射观在句法解释方面的理论缺陷。本文综述了事件结构研究从语义到句法的发展,重点评述了事件结构的几种语义和句法表达模式,最后指出了几个今后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热点问题。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引言

      事件结构(event structure)理论是新近兴起的一种句法—语义界面理论。在语义论元如何向句法位置投射的问题上,它与传统的以动词的论元结构作为句法—语义界面的联接理论(linking theory)的观点有所不同。联接理论认为,动词的句法表现就是其论元结构投射到表层句法的结果,语义论元是通过由多个题元角色按照其投射的优先顺序排列的题元层级向句法位置投射的。但是,联接理论却无法对结果句式中存在的不为动词论元结构所包括的非子语类化论元①和不能为任何题元层级所概括的题元颠倒现象②作出合理的解释。而事件结构理论则认为,动词子语类所反映的论元结构并不是决定动词句法表现的唯一因素。动词的句法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动词进行编码的事件的结构决定的。事件结构主要是指事件的起始、度量和界化(delimitation)等时间结构特性。事件结构在我们的认知结构和语言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作为对事件结构的一种反映,动词的句法表现最终是由动词和名词词组、介词词组等其他句子成分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终结性(telicity)、持续性和同质性等体特征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因此,在这一理论看来,事件结构(而不是论元结构)才是更为合适的句法—语义界面。

      对事件结构的研究最初主要是在词汇语义学领域进行的。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谓词的内部时间结构特征对谓词句法表现的影响以及复杂事件的内部组成及其关系等问题。语义学领域的事件结构研究逐渐引起了句法学家们的关注并促进了句法语义研究的互动。句法学中VP结构表征的细化、轻动词及其他各种功能语类的出现使得事件结构的组成部件在句法结构中的表达成为可能,各种各样的基于事件结构的句法模型被提出,一个综合了事件语义学与句法学的事件句法学分支形成并发展起来。本文将对事件结构在语义和句法中的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论,最后指出今后事件结构研究中需要解决或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几个问题。

      2.事件结构的语义研究

      对事件结构的研究首先是在语义学中进行的。语义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事件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从而形成了事件结构分析的各种语义模式。

      2.1事件结构分析的体模式

      体(aspect)是事件结构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概念。在事件结构理论中,体的概念实际上有两种含义:它可以是一种观察事件的视角,也可以是一种语义论元向句法位置投射的机制。

      作为一种观察事件的视角,体首先表现在对事件进行编码的动词的内部词汇语义特性上。这时的体称为词汇体(lexical aspect),也叫做aktionsart。词汇体相当于Smith(1991∶146)所定义的情景体(situational aspect),它实际上是相关动词的一种时间结构特性。一般认为,现代语言学领域对事件结构的研究是从Vendler(1967)开始的。他较早地从时间结构特性的角度对动词的意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Vendler(1967∶97-121)根据终结性③、持续性和同质性④等时间结构特征把英语中的动词分成了四类,即状态、活动、达成和完结,其特性归结如下:

      (1)a.状态:[-终结性,+持续性,+同质性,-间隔性]

      b.活动:[-终结性,+持续性,+同质性,+间隔性]

      c.达成:[+终结性,-持续性,-同质性,-间隔性]

      d.完结:[+终结性,+持续性,-同质性,-间隔性]

      以上四类动词可以分别用英语中的know、run、die和build来代表。Vendler(1967)的动词类型划分被认为是事件结构研究的经典之作。他提出的这四种动词类型也被称为四种事件类型。尽管后来的学者们对事件类型划分有一些争论(Verkuyl 1972; Bach 1986; Smith 1991),但总的来说,Vendler(1967)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词汇体研究中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终结性/非终结性的区分问题。学者们(Verkuyl 1972; Krifka 1998; Rothstein 2004等)注意到,终结性/非终结性的区分至少应该是在VP这个句法层次上应用的。VP的终结性具有组合性的特点,依赖于V与其他成分的交互作用。直接宾语和PP都能影响VP的体特征。但是,在终结性/非终结性的区分标准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却不尽相同。Verkuyl(1972∶96,1993:14-23)认为,VP具有终结性的关键是其直接论元具有确切的数量特性[+SQA]。而Krifka(1998:211)则将累积性作为非终结性谓词的关键特性。所谓累积性,就是说,一个谓词P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部分,对于任何P内的x和y来讲,它们的和也在P内。但是,Rothstein(2004∶9)认为,非终结性谓词的关键特性实际上应该进一步限定为单一累积性(S-cumulativity),即谓词P中两个不同的部分x和y之和不仅应该在P内而且还应该能构成一个单独的新事件。Krifka(1998∶213-9)将量化特性作为终结性谓词的核心特性。所谓量化,就是说,如果e是量化谓词x所定义的一个事件的话,那么e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应该具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但是Rothstein(2004∶8)却认为,这个定义是有问题的,比如run to Paris是一个终结性事件,但它却不是一个量化事件,因为这个事件的组成部分也能落在runtoParis所定义的事件内。Rothstein(2004∶157-8)认为,事件的终结性应该与事件的原子性(atomicity)有关。如果一个VP能表达出将原子事件个体化的标准,那么,该VP就是终结性的。在Mary ran这个事件中,由于没有给出确定“多大‘一块’running才算作一个单一的running事件”的标准,所以,它就是非终结性的。Rothstein(2004∶174)认为,一个VP是终结性的,是因为我们能确定一个使得该VP表达的事件可数的原子集合,而不是因为我们能决定相关事件进行的确切程度。终结性/非终结性的区别在于原子集合(即能给出一个将原子个体化的标准的集合)和单一的但是非原子性集合(即同质性的集合)的差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