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跟踪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分类、设计与可比性①

作 者:

作者简介: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口语测试、学习者语料库。E-mail:wenqiufang@bfsu.edu.cn。

原文出处:
中国外语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笔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经验与教训讨论了二语习得跟踪研究方法中的3个基本问题:分类、研究设计与多点数据的可比性。笔者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收集数据的密集度对跟踪研究进行分层归类,并勾画了包含变化区域、变化轨迹、变化分析单位3个部分的二语跟踪研究设计的框架。本文还提出通过试测,控制不同时段完成任务的难易度,以解决跟踪研究中不同时段多次收集数据的可比性难题。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字号:

      Ortega & Iberri-Shea(2005)明确指出跟踪研究能够解决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许多基本问题,例如二语石化、母语迁移、二语学习关键期等。尽管人们都同意跟踪研究比横向研究更为重要,但现有文献中跟踪研究数量极少,对跟踪研究方法的讨论更为鲜见,因此他们呼吁二语习得研究者应该公开讨论与跟踪研究方法相关的议题。本文的撰写正是笔者对他们呼吁的回应。笔者曾经就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进行过4年跟踪研究,顺利完成了我国首项二语口语能力发展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文将以笔者从事跟踪研究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就相关的基本方法问题进行探讨,期望日后有更多人从事跟踪研究,攻克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难题。全文分为4部分:(1)二语习得跟踪研究的分类;(2)二语发展规律研究的设计框架;(3)二语习得跟踪研究数据的可比性;(4)二语习得跟踪研究案例。

      1 跟踪研究分类

      1.1 Ortega & Iberri-Shea的分类及其问题

      Ortega & Iberri-Shea(2005)依据2002--2004年出版的20种主流应用语言学杂志上发表的跟踪研究文章,将二语习得跟踪研究分为4类:(1)二语发展的描述—量化跟踪研究(descriptive-quantitative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L2 development);(2)二语课程结果跟踪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L2 program outcomes);(3)二语教学效果跟踪研究(the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L2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4)二语习得定性跟踪研究(qualitative longitudinal SLA research)。笔者认为他们的分类方式逻辑上不清晰,分类依据不一致,值得商榷。本节首先逐一介绍Ortega & Iberri-Shea的分类,然后笔者指出他们分类的不足之处,最后笔者提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依据Ortega & Iberri-Shea的看法,第一类描述—量化跟踪研究是非实验性研究,即研究者不对被研究对象进行任何干预,在一个较长时间段中,定点多次收集数据,研究语言发展的情况。他们认为这一类研究通常只研究语言变量,涉及的被试人数比较少,无法运用推断统计,报告的结果只能是描述性的统计结果。他们以Belz & Kinginger(2002)的研究为例说明了这一类研究。该研究记录了两个美国大学生学习法语与德语中有关“你”礼貌称呼的关键事件。这两个学生通过网络分别与在法国和德国的学生合作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称呼对方,以便进行个别交往。所谓关键事件就是他们错用了称呼,对方给予了纠正。

      第二类为二语课程结果跟踪研究。该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课程的教学结果,涉及的样本比较大,研究的时间跨度与课程教学时间一致,4到6年不等。Ortega & Iberri-Shea认为这样的研究设计在传统二语习得研究中不普遍,但意义比较大。例如Klapper & Rees(2003)研究了英国大学中两组学生德语习得的情况。他们的德语起点水平相同,第一、二年在课堂学习德语的时间相同,每星期2至3小时。所不同的是,一组学生的德语为主修课,授课方法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另一组学生的德语为辅修课,授课采用的是以内容为主和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法。四年课程中的第三年,两组学生都被派到德国学习一年。为了比较这两组学生学习结果的差异,两组学生第一、二、三年中每年参加一次考试,考试内容为语法测试和德语综合水平考试。比较还包括了学生在课程刚开始参加的智力测试和四年级结束时参加的考试成绩。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组学生虽然德语水平进步的速度不相同,但四年级最后学习结果差别不大。具体说来,第一组学生在第一、二年中语法和综合德语水平提高比较快,第二组在同一时间段停滞不前,但经过第三年的出国学习,进步比较大。也就是说,他们的起点和终点相同,但在学习过程中,各自快速进步的时间段不相同。

      第三类是二语教学效果跟踪研究。这类研究为的是测量某一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研究的时间跨度一般为几个月。这类研究不是准实验设计,因为没有对照组。例如Kim & Hall(2002)试图了解教师—研究人员—学生互动性读书法对学了一年英语的4名韩国学生有何帮助。这4名学生每两个星期参加互动性读书一次,每次30分钟,阅读的英文书籍适合7岁的孩子。第一个月,每次见面阅读一本书,读完7本书,就开始重复。每次前20分钟读书,最后10分钟由学生将书中的内容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表演其实是个测试。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指标为平均每次表演运用单词的数量、话语的数量、用于控制讲话以及用于控制意义的话步次数。结果表明,除了用于控制意义的话步平均数外,其他各个参数均有明显的进步。

      第四类是二语习得定性跟踪研究。这类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法,其中有的是基于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有的是基于社会化理论,有的是两个理论兼而有之。例如加拿大人Marx(2002)在德国生活3年后,回到加拿大生活3个月。她运用自传式的写法,详细记载了自己这一段时间中自我认同的变化,归纳出自我认同的6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她被德国人误认为美国人,因为她德语带有美国人的口音;第二个阶段是她到德国4个月以后,她的德语中带有法国人的口语,德国人不再认为她是美国人;第三阶段是她到德国1年以后,她的语音语调已经能够冒充德国人;第四阶段是她到德国两年以后,她的母语有退化现象,开始带有英国人的口音;3年以后回到加拿大,她进人第五个阶段,她的英语带有浓厚的英国人和德国人的口音;3个月以后进入第六个阶段,这时她又重建了加拿大自我认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