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典(《古文字通假字典》)所谓古文字,并非仅指小篆以前的古代汉字,而是指广义的汉语古代文字,大体包括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汉初有浓重篆书意味的古隶体的帛书、竹简文字。在古文字特别是战国到汉初的文字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对了解古文字材料的意义,对上古汉语史、文字学、语言学,都有重大的意义。自赵宋以来,历代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走过很多弯路,有种种教训。下面我们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研究古文字通假的意义、教训及应遵循的原则加以探讨。 一、研究古文字通假的意义 (一)有利于确切了解文意 我国传统的研究字义、词义的学科称训诂学。古文字研究中分析字义,一般根据文字形体,求出其本义、引申义。但在古人不用本字而用通假字的情况下,必须用本字来改读假借字,才能确切了解文意。王引之《经义述闻》引其父王念孙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王念孙说的是传世古文献的用字情形,古文字中的情形也是如此。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彝铭与文字》云:“古人之用字,有用其形即用其义者;亦有如今人之写别字,用其形不用其义,而但取其音者。如用其形即用其义,则字识而文可通。如用其形不用其义而但借用其音,则虽识其字而文不可通如故也,于是通读尚焉。”
上边提到的
字古文字习见,先前学者多不得其解。王人聪说:“
从
声,
从田声,古音田申音近,故
可通申。”毛公鼎铭:“今余唯
先王命。”与《仪礼·士昏礼》“申之以父母之命”语例相同。安徽寿县出土蔡侯钟铭“蔡侯
”,王氏考定即蔡昭侯申。又湖北随州曾侯乙钟铭:“妥宾之才(在)楚号为坪皇。其在
(或
)号为迟则。”
、
学者多读为申息之申,为周南小国。又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秦公一号大墓残磬铭有“
用无疆,乍疐配天”之语,我在拙文《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中以为“
用无疆”与《诗·商颂·烈祖》“申锡无疆”、《诗·大雅·文王》“陈锡哉周”二句语例极接近,与《汉书·韦玄成传》“子孙本支,陈锡亡疆”大意亦同。《烈祖》、《文王》均言上天赐予商、周以无尽之国祚,《韦玄成传》是祈求汉祚绵延,其言从《烈祖》、《文王》二诗中蜕变而出。磬铭则是祈求秦祚无期,也就是秦始皇所谓“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之意。拙文《论秦景公》说一号大墓的墓主为秦景公,编磬为秦景公行冠礼时所作。《仪礼·士冠礼》记士冠之时,宾之祝辞有“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黄耇无疆,受天之庆”,《大戴礼·公冠》也记有周成王行冠礼时祝雍的祝辞,磬铭实亦秦景公冠礼祝辞。申不是
之本字,而是传世文献常用字,但二字通用,读
为申,使鼎、钟、磬铭豁然通晓。我们若单从文字本义去推求,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秦公大墓残磬铭又有“
羕”,十分费解。1986年9月在山东长岛见到孙常叙先生,孙先生说“
虎”当读为“
铻”,是敌的最初书写形式,
,《说文》解为“讫事之乐”。照孙先生的说法,这两句的意思是以敌“入乐”发声,“致使那正在演奏的‘讫事之乐’戛然而止(余音在漾)”。孙先生的说法符合上下文意和通篇的气氛,令人佩服有加。 甲骨文字有作
者,诸家或释死,或释因。从字形上看,释因是可取的,但如何理解,仍有问题。张政烺先生《释甲骨文俄、隶、蕴三字》、《释因蕴》二文读此为连绵词“因蕴”,本义为藏,引申为埋。殷墟甲骨文《前》五·一○·四“缶
贝”,即埋贝;《前》六·一·五“贞
(有)疾,羌其
”,言殷王有疾,卜埋羌以祈福;《合集》二一五七九“戊子卜,子贞,今翌启因”,说的是气象,因读为翳或曀,《诗·邶风·终风》:“曀曀其阴。”张先生说因、蕴二字声母相同,韵部相近,汉代又作“絪蕴”、“烟煴”、“壹郁”。这说明,即使字已认识,但为了确切了解其意义,有时仍要适当利用通假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