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认知对应:介词over和above的翻译个案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红莉(1965~ ),女,河南许昌人,硕士,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北京 100048)。

原文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作为人类共同的认知特点,意象图式是人类共同的认知规律。本文在翻译认知观的基础上以意象图式理论为依据,通过对Gone with the Wind中408个介词over和above的翻译案例分析,证明英汉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在语篇层面的意义迁移,从词汇层面看翻译中还应该且能够保持认知上的一致和对应,实现意象图式的跨语言映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字号:

      一、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也越来越热门,国内不少学者如陈道明(2002)、王寅(2005)、周红民(2004)、肖坤学(2006)等在此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意象图式(Image Schema)作为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将其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的尝试目前尚不多见。知名学者李福印提出:“意象图式作为人类共同的认知特点,是人类共同的认知规律,我们应该从跨语言跨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李福印,2007:80)基于此,本文尝试以意象图式理论为依据,以Gone with the Wind原著及陈良廷的汉译本《乱世佳人》为语料,从翻译角度入手,对介词over和above个案展开讨论和分析,验证如下假设:英汉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在语篇层面的意义迁移,从词汇层面看,翻译中还应该且能够保持认知上的一致和对应,实现意象图式的跨语言映射。

      二、理论依据

      1.翻译认知观

      “翻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为了澄清翻译的实质,陈道明(2002)从“意义”入手展开讨论,认为认知语言学摈弃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两种极端倾向,提出了主客观结合的体验主义认识论,认为意义是人的思维模式,是相对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经验由大脑将多维心理模式整合而成的交织体。笔者由此理解,不同语言间的翻译除了考虑意思对等外,还应注重思维和认知上的一致。

      王寅(2005)从分析几种不同的主流哲学流派对语言、语义和翻译的不同解释和观点入手,提出翻译认知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基于此,笔者认为,译文在注重原作语篇意义和整体欣赏的同时,还应尽量体现其在认知层面的完整结构。

      2.意象图式理论

      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意象图式”的概念。根据Johnson(1987)的定义,“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李福印译,2007:81)。Johnson认为意象图式是身体反复感知一运动经验再现的表征,如垂直、容器等体验经验贮存在人的长期记忆中。感知的重复分析生成新的抽象层面的信息——与我们赖以生活的空间—物理世界密切相关但又受人类感知和概念化制约。之后,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意象图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Mandler(1988,1996)认为,人类认知的根本在于人们能将显性的(特别是反复再现的)真实世界事态发展模式和空间情景进行感知分析,进而形成全新层次上的概念化信息,以抽象的图式形式意象化地存贮在记忆里,即形成意象图式。虽然他们的语言表达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意义基本一致。归结到底,意象图式是我们于日常生活的互相作用中产生的简明的、基本的认知结构,它建立在具体意象之上,归纳概括了众多不同物体、状态、行为事件的普遍特点,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并指导推理,形成对有形体的想象式理解。

      根据Langacker(1987)的认知语法理论,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trajector,TR)、界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3个部分组成,表现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称为PATH。意象图示既可表示TR与LM之间的静态关系,也可表示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Tyler和Evans(2001:724~765)对介词over的语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从体验哲学出发,提出了新的多义模型(model of polysemy)与“原型意义”(Protoscene)的概念,详细地分析了介词over各义项的意义理据,构建起over的多义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并绘制出不少简图直观地模拟其意象图式。本研究正是借鉴他们的多义分析方法对over和above两个介词的意义进行了分类。另外,在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时还引用了他们绘制的意象图式简图。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本研究所用检索工具为EditPad Pro 6.2,借助Microsoft Excel 2007完成数据统计和制表,具体研究方法与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EditPad Pro 6.2从原文中搜索出over共696个,above共94个。经人工分析,去除其中非介词用法和一些不易确定词性的情况,只保留作介词用的over共326个和above共82个作为本研究的语料。

      第二步:综合《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牛津当代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中对over和above的介词用法进行总结归纳。反复研读小说原文,分析326个介词over的具体涵义,对照字典释义,归纳出13个义项,并以这些意义为分类标准将出现介词over的句子归为13类;分析82个介词above的具体涵义,对照字典释义,归纳出5个义项,并以这些意义为分类标准将出现above的句子归为5类。

      第三步:针对over个案,分别对每一义项类别下的句子进行翻译对比分析,以over的意象图式的跨语言映射为标准,再将每个义项里的句子分成完全再现和不完全再现源语意象图式两类;用同样的方法对above个案进行分析和分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