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起动/致使动词交替的现象,起动和致使交替对是从语义上来定义的,两者是用同一个动词来表达相同的情况,只是致使含义包括施事参与者角色,而起动含义则没有这个施事参与者角色,动词表示的动作是自发的。比如以下俄语的例子: 致使含义:rasplavit(溶化,及物动词) 起动含义:rasplavit-sja(溶化,不及物动词) 致使动词rasplavit表示A“溶化”B,起动动词rasplavit-sja加上后缀表示B“溶化”。汉语中的动词“溶化”同样也存在起动/致使动词交替的现象,可以表示A“溶化”B,也可以表示B“溶化”,两者在形式上没有区别。我们看到俄语中起动/致使交替对中起动含义的动词是有标记的,从致使动词推导而来;而在另外很多语言中情况则不同,其中完全相反的情况是致使动词是有标记的,从起动动词推导而来。 本文将讨论汉语中的起动/致使动词和其他语言类似现象的区别,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试图在跨语言研究的背景下考察汉语的起动/致使动词现象在世界语言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鉴于起动/致使动词在语义上的特点,本文的研究框架将在Haspelmath(1993)类型学角度研究的基础上,从动词语义特征的分析开始,进行跨语言的考察和比较。 二 类型学角度的起动/致使动词交替现象研究 Haspelmath(1993)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起动/致使动词的交替现象,Haspelmath讨论了21种语言中31个动词起动/致使交替的情况。他选取这31个动词的原则是具有相当基本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词典意义进行比较;由于主要来源于经验的观察,所以只能尽量在最大程度上代表起动/致使动词的普遍情况。这31个动词和中文中对应的动词如下(对应原则见下文):1.wake up(醒)、2.break(断)、3.burn(烧)、4.die/kill(死/杀)、5.open(
)、6.close(关)、7.begin(开始)、8.learn/teach(学/教)、9.gather(集①)、10.spread(展开②)、11.sink(沉)、12.change(变)、13.melt(溶)、14.be destroyed/destroy(毁)、15.get lost/lose(丢)、16.develop(发展)、17.connect(接)、18.boil(
)、19.rock(滚)、20.goout/put out(灭)、21.rise/raise(升)、22.finish(完成)、23.turn(摇)、24.roll(转)、25.freeze(冻)、26.dissolve(化)、27.fill(充满③)、28.improve(改善)、29.dry(干)、30.split(裂)、31.stop(停)。 Haspelmath(1993)发现以上大部分语言中的模式(pattern)是致使含义推导出起动含义,也就是反致使交替(anticausative alternation)。其次,频率较高的模式是起动含义推导出致使含义,也就是致使交替(causative alternation)。第三种模式则是起动含义和致使含义都从同一个词干推导出来,Haspelmath称为等值交替(equipollent alternations)。第四和第五种模式,Haspelmath称为易变交替(labile alternations)和替补交替(suppletive alternations),第四种致使起动动词和起动动词具有相同的形式,比如英语和汉语都是这样;第五种则是具有形态相关性。以下是Haspelmath的21种语言中31个动词交替现象情况和交替模式的列表。 表一
A=反致使交替(anticausative alternation)C=致使交替(causative alternation) E=等值交替(equipollent alternation)L=易变交替(1abilealternation) S=替补交替(suppletive alternation) A/C=反致使交替和致使交替的比率(ratio of anticausative to causative pairs) (说明:表格第一列是31个动词列表,第二列表示31个动词在21种语言中出现五种交替的结果总数,A、C、E、L、S列分别表示出现这些交替的语言的个数,最后一列A/C表示这21个语言中反致使交替和致使交替的比率。) 按照Haspelmath,以上表格显示类型学比较中的一般情况,英语虽然和汉语一样属于易变交替,但是英语和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起动/致使动词的情况符合类型学比较中以上表格显示的一般规律。比如英语中:像“冻”、“干”、“沉”、“灭”、“溶”(freezing,drying,sinking,going out,melting)这样的事件一般在生活中是自然发生的,不一定需要一个施事性的引起者。相反,像“裂”、“破”、“关”、“开”、“集”、“接”(splitting,breaking,closing,opening,gathering,connecting)等事件是典型的人类的行为。但是这种联系只是典型的,而不是必需的:施事人也可以“沉”、“灭”、“干”、“溶”(sink,extinguish,dry,melt)甚至“冻”(freeze)物体;而物体也可以自发“裂”、“破”、“关”、“集”(split,break,close,gather)甚至“接”(connect),只是不那么常见和典型。尽管“学”(learning)不自发产生,它一般不需要外部的“教”的施事者就可以发生,实际上,“学”自身可以被看做一个施事性的事件,在很多语言中都是一个及物性的事件。极端的例子是“笑”(laugh),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自发行为,很难看到有反致使的例子。在以上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普遍原则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总体来说以上表格中的跨语言研究强烈支持可能自发的事件vs.致使事件(likelihood of spontaneous vs.caused events)这样一个假设。在此基础上,Haspelmath(1993)提出起动和致使的限制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