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语法化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现象重新成为语言学家,尤其是功能学派研究的热点。功能主义认为,语法化发生时,语义往往首先发生变化。其原因是语言系统受人的认知能力及语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语言表达式发生认知域的映射或转移,其概念被抽象化,实在意义被虚化。随后,语义的变化导致相应的结构变化,即出现形态句法的调整或音系的变化(Heine & Reh[1:16])。语法化的结果是产生新的语法,因此说明语言是一个发展、开放的系统。这无疑对生成语法框架下关于语法自主性的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Roberts & Roussou[2]从形式主义的角度研究语法化,则认为语法化这种历时变化只是参数变化的一种,变化的是具体语言的语法表征形式,并不影响到普遍语法。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具体通过英语助动词do的语法化研究,对Roberts & Roussou[2]的一系列假设进行求证,并对语法化现象的本质作进一步探索。 1.语法化的机制及动因 在生成语法框架下,语言机制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先天机制,受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UG)原则的支配和调节。普遍语法原则又允许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原则的参数值(parametric values)来体现(Chomsky[3])。参数的不同构成了语言间的差异。Chomsky[3]认为,语言间主要的参数差异局限于词汇项特征差异,尤其是属于功能语类的词汇项特征。而语法化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类变为无实在意义的词类,或现存的无实在意义的词类变为更虚化的成分的过程,也就是产生新的功能语类的过程。因此语法化便可视为一种参数变化的过程。那么,究竟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Roberts & Roussou[2]认为,是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 根据先天性假设(Innateness Hypothesis) (Chomsky[4]),语言获得的过程就是儿童接触语料,通过激活而获得先天的,即带有普遍性的那部分特性,同时摸索出自己母语中与普遍语法规律有参项差异的那部分,再加上必学的部分,如词汇及其特征等,从而完成从初始状态到完备状态的全过程。儿童接受经验触发习得语言的过程被视为参数设定的过程。标准的语言习得范式假设语言习得是一个确定性过程:其最终状态与习得者所接触的目标语法完全一致[5:1]。如果这种“一致”总是可以得到保证,变化永远都不会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弱化并修改这种确定观,相信大部分时间这种“一致”是成功实现的,小孩设定与他们父母相同的参数值,但是当输入提供的暗示晦涩难懂或有歧义时,变化便发生了。因为,一旦参数表达有歧义,学习机制中一定有某种“安全机制”使得赋值仍然与输入相容,但是与目标语法不同,这样,便产生了句法变化[2:12]。而根据Clark & Roberts[6],学习机制中有一种内在的保守性,即偏爱相对简单的表达。换句话说,如果激发经验有歧义,学习者便会选择更简单的表达。但是,为什么语法不最大程度地倾向于简单状态呢?那是因为句法变化所引起的简化往往是局部的,可能增加系统中其他地方的复杂度。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语言习得是参数设定的过程,句法变化是改变(重设)参数值的结果,而参数值的变化又可归结为功能中心语的变化。所以,为给语法化现象提供解释,我们必须先弄清功能中心语是怎样变化的。 Chomsky在《最简方案》[3]中提出特征核查理论,将功能中心语与语素特征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这些特征必须得到核查并激发移位。Roberts & Roussou[7]在对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移位、语言差异或至少某些形态音系特征是对人类语言计算系统(CHL)独一特征的反应。这一特征由接口驱使,因而称之为接口解释理论。该理论沿用了最简方案中语音式(Phonetic Form/PF)和逻辑式(Logical Form/LF)的概念。与特征核查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假设所有特征在LF层面都是可解读的(interpretable),包括词汇项特征和功能项特征。词汇项有其具体所指的概念意义,如名词table,指称[table]这一具体事物,因此在LF层面可解读。而功能项,如C(complementizer),可提供帮助句子理解的分句类型等信息,所以C(更确切地说与C相关的特征)在LF层面可解读。在PF层面,词汇项因有语音表达式而均可实现PF解读。然而,功能项因为有时缺乏语音信息,并不能处处实现PF解读。因此,和功能中心语相关联的特征在PF层面是否需要实现导致了语言间的差异。然而,即使功能中心语具有接口性质,与词汇中心语相比它们总是具有相对贫乏的音节意义内容。这也许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语法系统会发生变化,因为起决定性作用的PF信息在功能语类中总是呈“弱”形式体现。 所有语言具有相同的功能特征集合,差别就在于这些特征是否在PF层面实现。如需要实现,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移位,合并(插入词汇项),或移位与合并。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词库提供的可及性特征,最经济的方式往往受到偏爱。 该接口解释理论对我们研究句法变化,尤其是语法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事实上,语法化现象即可视为功能语类在实现语音形式过程中,从选择移位操作到合并操作的改变。因为移位总是创造出相对复杂的语言表达式,所以移位操作必须受到强势刺激。否则,学习机制中的保守性为满足语言习得者对简单表达式的偏爱,会导致移位操作的消失。Roberts & Roussou[2]给出了两种语法化过程中的结构简化模式,均与移位的消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