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

作者简介:
杨连瑞(1963-),男,山东费县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潘克菊(1981-),女,山东汶上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英文编辑,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山东 青岛 266071); 刘宏刚(1978-),男,辽宁沈阳人,讲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作为语言习得研究的逆向过程,国外语言损耗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并建立了许多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独特的研究途径。早期语言损耗研究主要基于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和遗忘的理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借助于认知语言学。最近几年许多学者开始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语言损耗。本文主要介绍语言损耗研究的回归假设、提取失败假设、保留范式假设、再学习假设、中介语假设、普遍语法假设等几个重要理论模式,并对国内现有的语言损耗研究做了初步总结,认为国内语言损耗研究应该充分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根据国内特殊的外语学习条件和少数民族语言状况大力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字号:

      0.引言

      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语言损耗”(language attrition)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作为应用语言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198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了语言技能损耗研讨会(Conference on the Attrition of Language Skills),并出版了由12篇论文组成的会议论文集。随后国际学术界便广泛开展有关语言损耗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确立了语言损耗研究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语言损耗研究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兴起。所谓语言损耗,主要指个体或团体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或丧失的现象。语言损耗过程往往是语言习得的逆向过程和伴生产物,因而对当今语言习得研究特别是二语习得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语言损耗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如心理学、神经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研究的对象也具有多样性,如病理性(pathological)语言损耗和非病理性(non-pathological)语言损耗,第一语言(即母语)环境下产生的二语语言损耗和二语环境下产生的第一语言损耗,儿童语言损耗和成人语言损耗等。语言损耗属于自然的生理性而非病理性现象,其中第一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二语语言损耗研究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与国内现阶段汉语环境条件下的外语教学或二语习得密切相关。

      研究者由于出发点不同,其研究目的和重点也不一样。语言损耗早期研究对语言损耗的定义缺乏一致性,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与语言损耗相关的术语,如:病理学研究中的语言丧失(loss)、语言衰退(atrophy)以及失语现象(aphasia)等;社会学研究中的语言演变(change)、语言更替(shift)、语言灭亡(death)、语言废退(obsolescence)等;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遗忘(forgetting)、语言回归(regression)、语言削弱(erosion)、语言退化(deterioration)、语言消退(decay)、语言解体(disintegration)、语言弱化(weakening)、语言变异(mutation)等。本文所指的语言损耗,主要是指个体的语言的遗忘(Hansen,2001)。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学术界对于language attrition的翻译也不尽相同,如“语言流损”(钟书能,2003)、“语言耗损”(蔡寒松、周榕,2004)、“语言磨蚀”(倪传彬、严俊荣,2006;倪传彬,2007)等。考虑到在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可接受性和通俗性,本文采用“语言损耗”的译法。

      de Bot & Weltens(1995)曾对语言损耗,特别是外语损耗做过综合性评述,主要是分析在语言损耗研究开展以来研究者所做的大量的定量研究。初期语言损耗研究主要借助于心理学记忆与遗忘的理论。Hansen(2001)重点评述了1995-2000年这5年内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保留范式假设”(Savings Paradigm Hypothesis)和“再学习假设”(Relearning Hypothesis)等理论。Schmid & de Bot(2004)较为系统地评述了近年来从社会语言学研究视角所做的语言损耗研究。本文在以上综述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回归假设(Regression Hypothesis)、提取失败假设(Retrieval Failure Hypothesis)、保留范式假设(Savings Paradigm Hypothesis)、再学习假设(Relearning Hypothesis)、中介语假设(Inter-language Hypothesis)和普遍语法假设(Universal Grammar Hypothesis)等几个重要理论模式和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我国未来的语言损耗研究提出建议。

      1.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理论模式和研究途径

      1.1 回归假设

      回归假设是语言损耗提出最早且最有争议的一个假设。Ribot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Ribot规则”(Rule of Ribot),认为最近学习的,最容易遗忘。后来该规则由Freud(1891)在失语症研究中再次采用,主要用来分析病理性语言损耗。20世纪40年代,Jakobson(1964)才将其引入语言学研究,与音位学领域研究结合,回归假设也开始用于非病理性语言损耗研究,并发展成为“雅克布逊回归理论”(Jakobson's Regression Theory)。

      回归假设的核心观点是,失语症中语言损耗和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相反的过程(Hansen,2001:62),两者是镜像关系。儿童语言最晚习得的语言能力,或者更精确地说,更依赖于语言中已习得的其他方面的语言知识,往往最早被破坏;而最早习得的语言能力,也就是不依赖于后来语言的发展的语言知识,往往在大脑中保持最久。(Schimid & de Bot,2004:213-214)

      Ellis(1985)发现儿童语言习得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语言损耗也有类似特点。在回归假设的理论模式下,也存在着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是时间顺序,认为后学先失;另一种认为根据语言输入强化的程度,在教学和习得中得到强化的先掌握,后损耗。(Berko-Gleason,1982:21; Jordens,et al.,1986:161; Lambert,1989:7)此后,验证回归假设的语言损耗研究特别是外语损耗研究逐步开展起来。例如Hansen(1999)和Hayashi(1999)对日语否定形式和数量词的损耗研究,Cohen(1989)对词汇损耗的研究,均对语言损耗的回归假设进行了验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