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转企改制的若干疑惑与解决

——来自一线试点单位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国权,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原文出处:
中国报业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刚开始试点时,许多人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还心存各种各样的疑惑,也确实,转企改制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非常现实的困难。但是,近年来,随着试点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疑惑正在实践中逐渐得到解答。

      钱从哪里来?

      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是看报社是否获得发展前景和空间;二是员工利益是否得到保证。二者不可或缺。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可以说,员工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是很多媒体从业人员最关注的,也是影响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要保证员工利益,转企改制的关键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许多报社成立时间较长,事业编制人员成本负担较重,转制后又面临社保补缴和事企退休金剪刀差等问题,资金压力较大。

      《中国汽车报》转企后就面临着需要解决员工身份转换带来的成本问题。目前报社有66 个事业编制,40 多个在编人员,事业编制的员工一般参加工作较早,年龄较大,继续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按照企业员工身份退休,养老金就要低很多,如何保证这些员工转企后的退休金能够与原事业单位达到平衡,这是一个难点。

      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李春雷曾做了一个测算:如果按照一个事业单位编制员工未来5-10 年退休,1 个月5000 元的养老金来计算,一个转制员工一年就需要预备6 万元的养老金费用,领取20 年就是120万的成本,按照汽车报社40 个在编人员来算,就需要4800 万元的养老金成本。2008 年,中国汽车报社的年销售收入是1.4018 亿元,利润约为2000 多万,虽然报社收益每年都呈两位数增长,但这笔养老金成本对报社而言,依然是笔很大的开支。

      “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同样,报刊转企改制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必须依靠报刊的发展壮大来解决。

      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孔繁灼表示,转企改制首先要稳定职工思想情绪,单纯依靠说服、思想教育、政策宣传是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企业的发展,解决职工面临的实际问题。“改革不是给职工讲什么宏伟蓝图,而是要让他们在有事业成就感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比原来有明显提高。改革就是要让集体得发展、职工得实惠,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只有这样,职工才能真正拥护改革。改制以前,《中国文化报》职工每年的收入都在增长,这也是大家支持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改革以后职工在利益上没有得到什么实惠,收入反而降低了,那我们的改革就是失败的,这样的改革不会持久。”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体制改革壮大了报业经济,进一步释放了经营机制活力,解决了转企改制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2009 年,集团克服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1 亿元,实现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经营总额利润同比增长了115.4%。各公司经营指标全线飘红。改革使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通过不断改革和加快发展,涉及广大员工的职称兑现、调资升级、各种保险、分房调房、福利待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截至去年底,集团在职员工每月人均收入比2006 年底平均增加了千元左右,员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改革也就有了持续的基础。

      还有一些试点单位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机电商报社是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1999 年4 月,国务院通过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 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国农机院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国家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实施意见中规定有5 年的过渡期,机电商报社得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逐年按比例解决职工社会保障的成本,没有给经营状况造成太大的压力。

      员工“身份”怎么解决?

      转企改制的重要一环是员工身份由事业编制变成企业,这是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有些职工存在顾虑,原来自己是事业编制,转企之后,行政编制、级别、职务全没了,退休后拿的是社保,担心福利待遇会受到影响。在出版社的转企过程中,就有一些领导层和快要退休的人员要求到事业单位退休,或者调到事业单位工作。许多人对转企改制的抵触也源于此。因此,有些报刊社还希望保留“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这样可以享受事业单位的保障,以免转制为企业后失去事业身份的庇护,被放逐到市场中参与竞争。

      身份问题说到底是利益问题,关键是如何保证员工的利益。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现有事业编制500 人,尽管没有行政级别,一切待遇都按照企业管理,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平介绍,要将这500 人妥为安置颇为不易,就连换岗都很难,更不要说淘汰了。在北青传媒上市后,张延平曾做出决定,让北青报编辑部的一些人到上市公司工作,但这些人说什么都不去,他们最大的担心是失去事业身份,后来报社承诺,出去的人退休后收入不及事业单位水平的,报社补齐。如今有100 多人尽管在北青报社以外的岗位工作,但工资却依然在报社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