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制约:对网络时代日常新闻生产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辰瑶,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国际新闻界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考察了网络时代的日常新闻生产实践。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获取信息源、确立新闻生产规则,还是在期待社会的认可方面,当前的新闻实践都顽强地与新闻传统保持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传统新闻实践的“结构性特征”依然在当下的新闻生产中稳定地发挥着制约作用。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685(2010)07-0073-06

      尽管诞生于1967年的“新媒体”一词与今日的理解大不相同,①但这一名称却凭着网络技术带来的媒介形态革新而深入人心。因为“新”的出现,报刊广电迅速被贴上了“传统”乃至“旧”的标签。一场新闻媒介领域内的“新”、“旧”大战,也便轰轰烈烈地展开,至今未休。然而混战的结果却渐渐变得微妙难言——一方面,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业的冲击已不再只是“狼来了”的警告,而是严酷的现实。近年来,从《督教科学箴言报》的“弃报从网”、《纽约时报》的连续裁员到《新闻周刊》的将被弃售,传统新闻业的惨淡经营,已经使得美国这个老牌新闻强国发出了传统新闻“衰败”、“没落”的哀鸣。②但另一方面,在“狼来了”之后,传统新闻业也并非无所作为,消极待毙,而是“与狼共舞”,积极转型。中国互联网刚刚出现之际,就有学者预测互联网将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两大变化:现存媒体化为乌有和专业新闻工作者化为“泡沫”。③然而近二十年过去了,这两大预测并未实现。反倒是在论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时,学术界的用词从早年间相对激进的“替代”,转为了更有想象空间的“融合”。④这种“新旧之争”之所以变得晦暗难明,或是在某些时候沦为口舌之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新”与“传统”的划分停留在表面的媒介技术形态上,缺少对作为社会实践的新闻生产过程的真正理解。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介环境的巨变已经毋庸多言,而在这种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生产的实质是否也如媒介形态那般发生了剧烈的,乃至根本性的转变?——这将是我们理解当下新闻现象的一条关键路径。

      为了更好地把握作为新闻生产的实质,本文在此借用吉登斯对社会实践的“结构”的表述。相比于功能主义者把“结构”化约为“图示”的简单理解,或结构主义者仅把“结构”视为文本中隐秘的意义勾连,吉登斯用来分析社会构成的结构化理论(structuralization theory)要复杂得多。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⑤一旦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稳定,也就是社会能按照一定的“惯例”(routine)进行再生产,那么这样的社会实践即具有了结构性特征。“结构”,指的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⑥在这里,吉登斯把“规则”视为行动者的“方法性程序”,把“资源”分为支配生产的“配置性资源”(allocative resource)和支配人类自身活动的“权威性资源”(authoritative resource)。⑦对应到新闻生产这样一种社会实践,很显然,其最重要的配置性资源是消息源,其权威性资源则是社会的关注和信任。新闻生产的结构性特征即是:一群职业新闻从业者(行动者)在从事获取消息并加以整合、扩散的工作,以此获得社会对新闻职业的认可,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指导新闻再生产的规则。而本文试图探讨的,就是这些支配传统新闻生产实践的资源和规则在网络时代是否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2009年12月-2010年1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硕士生以“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生产”为主题,对18位新闻从业者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这些从业者,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有13人,在网络媒体工作的5人;男性新闻工作者11人,女性新闻工作者7人;他们中既有实习记者和工作两三年的年轻记者,也有获过多种新闻奖项、从业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虽然质性研究并不着意于研究对象在数量上的代表性,但本次深访对象的构成还是比较均衡地反映了网络时代新闻从业者的“样貌”。为了调研的真实性,本文中的深访对象俱以代号相称——以A开头的,表示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以B开头的,表示网络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见下表:

      配置性资源

      欲分析某种社会实践的“结构”,首先就要考察它的“配置性资源”。因为这是行动者所能征用的“原料”,也是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对于新闻生产来说,最重要的配置性资源是消息来源。新闻生产者掌握的消息来源越充分全面、越独特难得、沟通得越快捷便利,则新闻生产的品质越高。在传统新闻生产的理念中,从业者也总是以挖掘、培育和维护一般人难以随便接近的消息来源为自豪,捍卫消息来源甚至成为记者职业伦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的出现是否会让这一切都烟消云散?毕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信息交往方式,并因为信息获取和发布门槛的降低而被赋予了诸多期待。但令人惊讶的是,本次调查发现,传统新闻生产实践获取和使用“配置性资源”的模式,在网络时代仍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并没有因为媒介技术的改变而被颠覆。

      序号 访员 被访者代号被访者工作单位

       1

      李志伟AW1,男

      某中央级报纸,记者

       2肖芳 AD,男某都市类报纸,记者

       3陈瑶 AJ,男某中央级报纸,主任记者

       4崔悦 AW2,男

      某电视人物专访栏目编导

       5蔡薇 AY1,男

      某都市类报纸记者

       6

      智春丽AY2,男

      某中央级报纸评论版编辑

       7徐娟 AX,女某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编导

       8王婧 AY3,女

      某电视台新闻部实习记者

       9王婧 AS1,女

      某电视台社会新闻部记者

       10

      孟婧 AC,男某中央级报纸,记者

       11 李星野AW3,女;AS2,女 某报驻北京记者站,记者

       12

      甘迪 AM,男某通讯社高级记者

       13

      刘阳 BW1,女

      某门户网站财经频道副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