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传播的社会责任与“问题意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延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与“问题意识”切入,概括提出了我国新闻传媒在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化中的主要价值转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媒介环境变化,明确提出媒介传播要有社会责任和强烈的问题意识。而这些问题意识主要集中体现在责任问题、国家意识、民本问题和发展问题四个方面。文中强调,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提出问题与自然科学提出问题不同,特别是对新闻传播学和传媒实践来说,提出问题不仅需要勇气、远见和胆识,有时更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0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7-0105-07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把新闻媒体推上信息传播、社会利益博弈的重要角色;社会多元价值并存、社会矛盾突显、突发事件增多,把媒体推上一个公众高度关注的舆论平台;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舆论、彰显国家形象,把媒体推上一个受众代言、国家卫士、舆论尖兵的社会预警角色……上述众多角色、使命的提出,实际上是媒体传播的社会责任与问题意识,这是实现我国新闻传媒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学界、业界、政界来说,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应对。本文拟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界、业界的同行。

      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媒体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历史上一次最大的传媒价值转向。应当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的前半段,中国传媒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作为执政党领导的媒介形式出现的,且集中体现了一种主流媒体的高位主导性和引导性的特点,这是中国特色的传媒理念和媒介运行模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迄今为止,对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尚显欠缺。概而言之,空泛议论多,精确分析少;我注六经多,学理研究少;鲜有从当下我国传媒的价值取向做出宏观性论述的。中国传媒30年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最重要的传媒价值转向,而这种传媒价值转向是以‘从主体本位向受众本位的公共性转向’为主要价值取向与实践归宿,集中体现在宣传与新闻、计划与市场、主体(传者)与客体(受众)三对关系不断博弈的发展方面,并以此形成了当代中国传媒波澜壮阔的发展态势。由此,受众本位、服务本位、公共平台、公共舆论和公共精神等关键词得以彰显。”①

      从受众和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对媒体的认知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这样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主体”变“客体”。以往,媒体是一种教父的身份与角色,我讲你听,我登你看,是“主”对“仆”的关系,有时媒体的观点甚至成了中央文件(特别是文革10年中的“两报一刊”社论)。现在不行了,受众是媒体的衣食父母,受众高兴、喜欢你就活,受众不高兴、不喜欢你就死,媒体的发展已经是基本建立在受众消费与认同的基础上。

      2.从“一律”变“多元”。过去我们的媒体舆论基本是一个声音、一个喉舌,而现在是多种声音、七嘴八舌,那种过去由主流媒体登高一呼,众声附和的现象与景观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3.媒介介质的属性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已从过去的宣传纸、政策纸、工作纸转变为新闻纸、服务纸和信息纸。

      4.媒体运作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媒体运作从非理性转向理性,过去我们是按党的路线方针办报,而当下则强调要按新闻规律办报。我以为这是我党尊重新闻规律的新境界,是一种规律意识的理性彰显。

      5.媒体信息属性的传播观念发生了变化。在信息的使用上,从过去把信息看作非商品而免费使用,到现在的有偿使用和信息消费。

      6.主流媒体面临边缘化。主流媒体受到新媒体、都市类媒体的严峻挑战,在这样一种挑战下,主流媒体面临边缘化的挤压,整个媒体目前的局面可以说是春秋战国。

      目前媒体发生的这些变化,有些是局部的,也有些是全局的;有些是过渡性的,也有些可能是长时间的;有些是渐进式的,也有些是螺旋式递进的;有些是共时性的,也有些是历时性的;有些是独立行进的,也有些是交互共进的;有些是颠覆性的,也有些是改进式的;有些是可逆的,也有些是不可逆的;有些是非线性的,也有些是连续的、线性的;有些是已完成了阶段性使命的,也有些还正在建构和进行之中。但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有些注意到了,有些还没有引起重视,甚至看到了但是无能为力,依然听之任之。笔者认为,对媒体出现的这些问题,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问题意识去面对,找出矛盾,给出解决办法。

      二

      媒体的“问题意识”首先是基于现实,立足现实,分析现实。一般我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以人论世,以世论人。问题意识,说到底就是人们的怀疑精神、探索精神、求真精神、求实精神。问题意识就是要解决矛盾。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战略家,一生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在他的革命生涯和实践中,经常把解决“问题”冠于其主要工作,把“问题”二字列在他论著标题里的就有:《中国革命战略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等。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口气回答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在建国后他的名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他一连谈了六个“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问题”?如何理解“问题”?什么是“问题意识”呢?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有一段精彩论述。他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那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因而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还不能做综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因为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在我们党内很流行,所以必须揭破它,才能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