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1月召开的全国报刊出版管理工作会议上,一项重大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方案出台:根据中央及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2009年上半年将首先在辽宁、河北两省开展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通过两个省的试点,逐步完善报刊退出的评估指标、退出流程及报刊退出后人员善后的工作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试行报刊退出机制。 为此,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通过周密筹划、精心组织,在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率先试行了报刊退出机制。在退出试点中,拟停办省内11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欠佳的报刊。 在试行退出的11家报刊中,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沈报集团)主管的有2家,分别是《沈阳今报》(CN21—024)和《都市青年报》(CN21—022)。从两报退出的经验教训看,如果退出报社已经实现充分市场化,那么退出操作要简单得多;但对于传统体制的事业单位报刊的退出,其过程复杂和困难得多,应该谨慎操作,并提供充分政策、资金保证。 《沈阳今报》——市场化的“行政执行” 《沈阳今报》(以下简称“今报”)是沈报集团2002年创办的一张都市类日报。其创办目的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沈阳的都市报市场中实现盈利。为此,其经营主体为工商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今报公司”,人员也普遍采取聘用制。在沈报集团主管的报刊中,“今报”是唯一一家非事业单位的企业。 全新机制并不代表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由于与本集团《沈阳晚报》同质化,未能集中优势资金投入以及错过融资机会等原因,“今报”始终处于亏损运营状态,随着亏损额逐年加大,最终不但没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到2007年,虽然大幅度改革,与沈阳市总工会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依靠各类赞助短期内完成收支平衡,但发行量、影响力已急剧萎缩,要实现当初都市类报纸盈利的初衷,极为渺茫。于是随着2009年退出政策的推出,就很自然地为“今报”指明归宿。 2009年1月1日,“今报”正式停刊。当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订户退款、人员安置、债务处理。 “今报”退出时,其发行量并不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订户赔偿工作的难度。由于是年初停刊,退订计算也不复杂。所以订户补偿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由于退出时机恰逢元旦、春节,所以最难处理的是如何保持稳定。但长假也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通过对退出人员放假、发放生活费,再通盘考虑解除劳动合同;通过沈报集团内部各单位择优录用退出人员,减少解除合同人员数量等办法,“今报”人员退出过程非常平稳。春节后,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不能留用的人员进行经济补偿和合同解除。人员安置得到解决。 “今报”的债务问题是最棘手的问题。作为其投资人,“今报”退出意味着沈报集团2000万元投资以及数千万元借款的损失确认。“今报”还背负着大量外债,如纸款等。对债务的处理,经过咨询,沈报集团选择清算的办法。 “今报”的操作属于一般清算。为此,专门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指导。首先是依法成立清算组,然后通知、公告债权人,接着是申报债权。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个别债权人清偿债务。然后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制定清算方案,并报法院确认。目前,清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要处理庞杂的债务关系,非常消耗时间和耐心。 与“今报”的清算相比,沈报集团的账务处理也相应遇到困难。由于2000万投资和数千万借款突然要计提坏账准备,造成计提当年的“财务大坑”。这对于年底财务报表非常不利,无形中增加了经营压力。但沈报集团最终通过开源节流,逐步消化了不利因素。 “今报”的退出,从目前过程和结果看,比较成功。尽管采取“关闭退出”这一行政色彩很浓的手段,但由于其本身的市场属性,在资金支持到位,可适用法律较完备情况下,其退出更多体现为市场化的处理结果。 《都市青年报》——“事业单位”之殇 《都市青年报》(以下简称“都青”)原为沈阳市团委主办的报纸,后归沈报集团主管,但双方并无产权关系。在编制上,都市青年报社为事业单位,除报纸外,还有一份《人生十六七》杂志。作为一份周报,“都青”的市场经营不佳,在退出前,沈报集团已经采取“重组”模式,引入投资方,力图改变其经营困境。在与合作方的合作开始后,“退出”的命令也下达了。 2009年1月1日,“都青”正式停刊。与“今报”一样,“都青”当时面对的主要问题也包括:订户退款、人员安置、债务处理,还有就是合作方的退出。 订户退款问题是其中最好解决的问题,只需要资金即可。债务处理方面,比起“今报”的巨额欠债,“都青”的累积债务要小得多,相对也较易处理。至于与投资方的分手事宜,由于事先在合同中有明文规定,在双方的互相理解中,此问题也解决了。最棘手的是人员安置。 由于“都青”的事业单位属性,其事业编人员的安置成了一大难题。在退出机制启动后,“都青”的外聘人员很快依据《劳动合同法》解聘,在补偿到位后,得到解决。对于事业编人员,政策依据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采取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买断后提前退休;不能退的,在《人生十六七》杂志进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