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的伦理思考 陈正辉(南京师范大学)/《现代传播》,2009.5.15~19 互联网的出现,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虚拟世界。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意发布信息,而不需要对信息负责,满足了许多人逃避现实责任的愿望。但是,当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化虚拟为现实”的神奇妙方,“人肉搜索”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人肉搜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畅,人们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反馈意见。网络的兴起给人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间,而“人肉搜索”就成了舆论监督公共事务,维护自身知情权的利器。同时,当传统伦理规范被破坏时,网民心中的文化基因被激活,会不由自主地谴责不道德的行为,维护正义。从众多人肉搜索案例中发现,被关注的事情有以下特点:在道德或者伦理方面有违常理,但不违法;或者有违法行为,但短期内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网民基于同样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对人肉搜索对象进行道德审判。 “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发挥正面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的同时,唤起大众的道德良知并形成道德约束,弘扬正气,彰显正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一盘散沙的网民一旦聚沙成山,可能形成压垮一切的力量,这股力量一旦失控和异化,将会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引发不正当的行为,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制定网络传播的伦理规范、“人肉搜索”约束机制,加强网站的监督管理就显得非常迫切。 移动视频与空间流动化——简论收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 雷蔚真,王天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界》,2009.8.86~90 随着手机、PDA、MP4等移动视频设备的出现,人们可以将各种网络视频随身携带、收看,这不仅导致了收视情景的移动化,同时间接地改变了视频节目的受众收视习惯。笔者认为,移动媒体带来的这种空间属性的流动化是借由三种新空间的产生而完成的:公共空间里的私人空间、私人空间里的公共空间以及深度私人空间。 置身于大量公众在场的公共空间,人们可能会产生一种自我孤独感,从而产生重建个人空间的需要。公共空间里的私人空间是一种即时嵌入在公共空间中的、可随时切换到其他公共空间中的私人空间。在切换的过程中,只需使用者把注意力从移动视频转向公共空间,而周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切换的契机。相比于音频设备,移动视频对于视觉和听觉投入的双重要求,更加有助于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自我隔离。 家庭私人空间中的多人在场会促使人们在行动时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因此在家庭场景中,具备一定社会规范要求的公共空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多个家庭成员共处一个物理空间时,使用者通过独自观看移动视频,来创造一种在场却不共享话题的空间共存感。这种媒介使用创造的新空间直接打破了传统媒体努力营造的共同收视、共同议题的收视体验,使得人们在同一时间收看的内容更加多元。 电视机走入家庭,将家庭以外的各种公共事件带入进来,在一定程度上将私人空间变成了公共空间。而移动视频的使用使得人们可以自由控制收视内容,随意设定收视时间、角度与姿势等,直接反抗了由电视带来的家庭私人空间的被迫公共化,将原有的私人空间通过新的媒介使用行为深度私人化。 企业形象广告的文化取向特征与变迁——对《南方周末》1999-2008年间企业形象广告的内容分析 阳翼,伦洁盈(暨南大学)/《广告大观》,2009.4.21~28 通过对1999年至2008年《南方周末》的企业形象广告进行研究,发现在企业形象广告的文化取向中,时代精神所占比例最大,社会价值次之,而道德观念所占比例极少。而广告主企业性质以及所在行业等因素会影响企业形象广告的文化取向。外资企业更强调改革创新和科学民主的取向,其中科技与个性是关键元素;而非外资企业更强调民族精神、奉献社会、爱心助人等取向,常见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企业对社会的回报等方面。同时,同一行业属性的企业形象广告,往往集中体现特定一种或几种文化取向,具有趋同性。 对于企业形象塑造,应采用时效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广告策略。企业形象广告的主题在适时结合社会重大热点话题的同时,要保持文化取向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把时效性纳入系统的形象传播工程中。企业形象广告的文化主题在体现主流文化共同语境的基础上,还要深挖企业自身文化特质,传达差异性的文化取向内涵,做到在共性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