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8-0123-07 一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社会学是以问题而不是以领域引导研究的。由于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联想关系,人们通常很容易从逻辑上将它理解为跨领域的学科,由此将教育社会学理解为“教育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或者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研究”。这样的理解不能算错,但并不完全恰切。教育社会学拥有独立的研究取向,它假定教育现象的本质具有社会性,教育是一种社会性事件,因此教育社会学不是将教育与社会视为两个领域或两种现象,它们本属于同一事件,必须用一种“教育的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眼光去看。不过眼光最终要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方能把握,研究者相信,寻找或者创建属于教育社会学的问题可以为我们敞开一个使某些教育现象、经验、材料的意义得以生成、显现以及理解的全新领域。 不过,在这样一个去学科化或反学科化呼声渐甚的时代,寻找某一学科独有的问题,不仅有些不合时宜甚至简直可以说有点不识实务。研究者的想法和做法恰恰相反,原因有三:其一,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本身并不缺乏学科视野的融合,它缺少的恰是学科融合之后的问题意识,包括老问题的复活与新问题的提出。对于教育社会学学科而言,问题的学科化比学科的问题化更显迫切和重要,教育社会学要寻得学科的发展更是需要以学科化的方式提出问题、确立问题、展开问题、回答问题。其二,在目前的教育领域,问题被大量的话语所遮蔽,这一点也许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但大多数的研究者或是实践者很不以为然。真正的实践必须在现实的紧迫性面前解决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真正的研究则要提出那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两者都能做到诚实而毫不含糊地直面那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就走到一块儿去了。真正的实践和真正的研究通常都是毫不含糊的,不能把成问题的东西放着不管,而把不成问题的东西搞成问题,不坚持这一点往往会搞错问题。其三,如果承认教育社会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那么我们就得连带承认,它的问题并非越新鲜、越时尚就越有研究价值,不过现实中的研究局面不容乐观,很多问题还没弄清楚甚至还没进入就已经显得过时了,这让大部分的问题、概念和探讨缺少使人“惊愕”的魅力,没有了让人“惊愕”的学术究竟能够走多远?这是个问题。如果无法解决这一点往往会错过问题。 总之一句话,要么直面、要么创建学科的问题!我想首先从直面学科的老问题开始。 对于某一种“教育知识”——你可能很难下断言说它就是每个学生理所应当接受的东西,虽然我们早已对之习以为常;你也可能很难肯定它就是所有知识中最具代表性、结构最合理的知识,虽然我们常常希望如此或自以为如此。那么成为一种教育知识,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其标准是什么?规则又是什么?……显然,这是一个或一组老问题。自从新教育社会学诞生以来,上述问题就经常被摆上台面加以拷问,拷问的最终结果认为:教育知识与权力结构及社会控制原则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渗透在教育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与评价过程中。在总体知识中一部分知识被组织起来成为教育知识,这是一个显见的事实,正是因为太过“显而易见”,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新教育社会学将其变成了问题,反过来,这一问题也成就了新教育社会学。对这一问题通常的解释框架是“阶级”和“意识形态”,即教育知识所具备的阶级属性和内隐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以此来对应教育的不平等,以及教育知识与政治意识形态联姻后的控制特征。放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中,问题依然存在,但解释路径却成了问题。 关于国家权力与政治意识形态对课程知识的控制特征构成了“法定知识”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两者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对立关系。这样的解释路径容易给人形成国家权力与政治意识形态铁板一块、密不透风的感觉,并且增加对国家权力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敌意。这当然不是说政治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仅仅是一种虚构,事实上其影响是深刻的,几乎改变“教育知识的面貌”。在这一解释框架下,国家权力与政治意识形态对课程知识的控制表现为全面的总体化的控制,但是“国家”是什么呢?“国家”难道总是以作用方式一致、功能统一的身份出现吗?福柯曾提醒我们,“今天的国家可能比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刻都不再拥有这种统一性,这种个性,这种严格的功能性,或者坦率地说,这种重要性。”①葛兰西也同样敏锐地意识到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和单一的场所的趋势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成为一个充满斗争的场所。②当然,研究者的困惑决非纯然来自上述学者们的理论启发,中国社会改革前后的现实变化也让这一困惑变得更加突显。有学者概括改革前后的中国社会是从“总体社会”向“后总体社会”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国家权力逐步由一种无限权力转化为有限权力,国家的作用开始出现一些或明确或模糊的边界,国家的职能不再是垄断式控制,而是潜在的组织与动员。③在研究者看来,这些被动员起来的力量虽然起因于国家权力的组织和影响,但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国家力量,事实上愈来愈多的群体在奋力参与社会和政治控制,要求体现其自身的利益,分享国家的权力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