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应该加强理论修养,这可算是老话题了,从毛泽东、刘少奇到邓小平、江泽民都讲过。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许多同志不以为然,新闻队伍中瞧不起、拿不起理论的大有人在,更谈不上运用理论指导新闻实践。这种状况的存在,是不能适应“政治家办报”要求的。因为正如江泽民同志最近所说:“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理论素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新闻实践,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了。 表现之一:由于理论学习不够,导致舆论导向的偏差。去年下半年,各地都在总结“八五”经验,制定“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这是当时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事关大局,新闻舆论给以正确引导是必要的。怎么引导?这无疑是编辑记者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这期间,一家省报在头版头条和中头位置同时刊登两条消息,分别介绍了两个地区的做法,作为经验向全省推广。同日发表,位置突出,文章块头不小,可算是重点报道了。两地的经验是什么呢?两条消息中提出的两个口号最能概括:一个口号是“‘九五’之战即为项目之争”,另一个口号是“为官一任,项目一批,带富一方”。总之,两地一条共同的做法就是多铺摊子、大上项目。显然,这条“经验”与市场经济规律是格格不入的。其实,对一味上项目、铺摊子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导致设备开工不足,产品积压,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的问题,理论界多年以前就有文章论及,而且形成了共识,提出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为什么写这类消息的记者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学习,不思考,不加判断,“捡到篮里便是菜”。 这两条消息所体现的舆论导向,与过后不久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精神,更是背道而驰的。或许有人会说,中央政策在后,消息在前,我怎么能保证今天发的消息与明天出台的政策相符?其实也不难。政策总是针对实际而提出来的,但政策不是实际的简单反映,而是在对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政策往往是在大量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甚至有时就是理论研究成果的直接反映。只要注意理论界的动向,并把理论观点与实践结合起来加以判断,看看理论观点与实践是否相符,这样在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下从事新闻采访,心里就有了一杆秤,就不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被某种现象所蒙蔽,才能保证导向的正确。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舆论对实践产生超前的引导作用。新闻界关于“要吃透两头”的共识,都包含了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的意思在里面。一个缺乏理论修养和理论准备的记者,是无法吃透两头的,既不可能透彻理解上面政策的真正内涵,也不可能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进行辩证分析,抓住事物本质,作出准确判断。 表现之二: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导致概念混乱。某报去年底刊登过一篇记者述评性长文,一看标题就有问题。这篇文章的正题是:《谁来铺社会福利的基石》,副题是:《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基金收缴难透视》。传统的“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包到底的吃大锅饭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弊病很多,必须改革,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两码事。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保险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失业保险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容关系。这是个基本的经济理论常识。显然上面文章的正题与副题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概念混乱,正题中的“社会福利”改为“社会保障制度”才对。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一些同志见风就是雨,看到上面或者别人有个什么新提法,他马上就能把这个新名词用到文章中甚至标题上去,而不管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用的是否准确、是否科学。一些穿靴带帽的“时髦”文章就是这样堂而皇之地经常见诸报端的,以至闹出许多令读者捧腹的笑话来。记得几年前期货交易刚在我国出现时,某报就有消息说某某乡已经推行期货交易了。初看令人一惊,细读下文才得知,原来记者把早就有了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农产品供销合同的行为说成是搞期货贸易了。真是天大的误会。其实自己不懂并不要紧,即使不愿意向其他懂行的同志请教,起码也应该找本专业书籍来翻一下吧。可是有些人压根儿就不这么做,他“看到理论书籍头皮就发麻”。你能说这不是新闻队伍的悲哀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怎么能做好新闻工作! 表现之三:由于理论功底不深,导致新闻失真。刚一接触新闻工作,首先听到的一句忠告就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至少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实”,即与实际情况相符,不符合客观实际就是“失实”;二是“真”,即具有科学性、真理性。有时一条新闻虽然也有一定的实践依据,但经不起推敲,不科学,这就是“失真”。经常见到的一种失真情况是关于经济效益的报道。 如今,“经济效益”一词被传媒频繁使用。例如:“某项技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威力,创直接经济效益达多少多少亿元。”“由于加强管理,使某企业经济效益比上年同期增长多少多少倍。”问题是这里的经济效益到底指的是什么?人们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有篇报道称“某某企业几年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亿余元”,这个说法就更经不起推敲了。 首先,“社会经济效益”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要么说社会效益,要么说经济效益;其次,一个企业的社会效益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无法用准确的数字来计算的;第三,即使指的是经济效益,也不能用多少多少元来衡量。关于经济效益,经济学和统计学上都有明确的界定。经济学认为,经济效益是一个相对化与社会化相统一的概念。具体讲,经济效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消耗与成果)的对比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表明效益越好。这说明经济效益首先是一个相对概念。二是产出必须符合社会需要。这里的需要不仅有数量要求,还有质量、结构要求。产品的数量再多,而质量不好或者结构不适应,产品都卖不出去,经济效益当然无从谈起。因此,新闻媒体上的有些说法是需要澄清的,当然首先是编辑记者要端正效益观念。诸如“产出即效益”、“产出投入比率即效益”、“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效果”等等观念,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其实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经济效益并不是由单一的指标来反映,而是有一个特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且工业、农业、投资等又都有各自的分指标体系。例如,目前统计上工业有一个“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指标,具体由六个分指标组成:工业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工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所以我主张新闻报道中一般不宜直接提经济效益,还是具体指标中要报哪一个就报哪一个为宜,不要用大概念代替小概念。否则,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新闻失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