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还是削弱

——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

作者简介:
吴遵民(1952-),男,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终身教育,上海 200062;张松铃(1986-),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上海 200062;秦洁(198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近年来,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和背景导致了这样一种转换?而随着名称的转换,又将会对当前的师范教育乃至教师培养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师范教育”的起源和特色入手,全面回顾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缘由,同时并对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刻的剖析,以进一步明确当前我国师范教育的作用、功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10)03-0112-05

      一 问题的提起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教育领域,由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的现象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风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背景导致了这样一种转换?而随着名称的变化,又将会对当前的师范教育、乃至教师培养产生怎样的影响?换言之,由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究竟是一股世界潮流,还是另有它因?就“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内涵而言,其究竟是属于同一概念的不同名称,还是二者之间根本就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随着“师范教育”的没落,其对今后的教师培养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名称转换,对教师教育的发展究竟是形式上的加强还是实质上的弱化?对以上问题的追问与探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要的综合论述。

      二 师范教育的缘起

      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历史,师范学校作为培养教师的专门教育机构,最早起源于17、18世纪的法国和德国。法国曾于1681年由创督教弟会的拉萨尔(Lasall)在赖漠司(Rheims)首建师资训练学校。时隔不久,巴黎就出现了两所类似的师资培训机构,它们专司负责学生学习宗教和教学法知识,并进行班级教学的实习。而德国的教师培养则始于由奥古斯特·赫尔曼·弗兰克(Augustus Herman Frank)1696年所创办的教师院;1747年,其门人赫克尔(J.J.Hocker)又在柏林创办了师范学院,并因受到腓特烈大帝的赞赏而得到了资助。以上机构虽说都是以培养教师为专职,但均属于私人创办的师资训练场所。真正的公立师范学校的出现,则缘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794年秋,“临时议会”根据拉喀纳(Lakanal)的报告正式通过法令,指定在巴黎设立师范学校。翌年,该校正式诞生,并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公立性质的师范学校。[1]

      “师范”的英语对应词为Normal,源于拉丁语的Normale,其原意就含有“师范学校”“标准规格”的意思。Normal最先被翻译成日文,用的中文字母就是“师范”。它最早出现在日本武术会馆的匾额上,这又与明治初年为了富国强兵的需要而大力兴办基础教育有关。当时师资短缺,为培养具有“忠君”和“皇道”思想的教师,他们把国粹主义理念和“富国强兵”思想融为一体,并通过武术会馆为基地来实施灌输“国家意志”的师范教育。[2]

      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师范”一词最早出现于汉朝扬雄编著的《扬子法言》一书中。其中有“师者,人之模范也”的语句。戊戌变法前夕,梁启超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亦首次提出设立“师范斋”的设想,他认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继承和发展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强调“办理学堂首重师范”,在其创导下,设立了包含“师范馆”在内的“京师大学堂”(1902年12月17日)。1923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

      至于英文的“Normal”何以会翻译成“师范”,据说对此曾征求过1919年来华讲学的美国教育与哲学大师杜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主任孟禄以及在华工作的日本教育专家的意见。由此“北京师范大学”后亦被定名为“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此举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在校名中同时使用Normal和University的大学。以后“师范”一词一直被作为教师培养的代名词而被沿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教育学界才开始使用“教师教育”的术语,并大有逐渐替代“师范教育”的趋势。如顾明远、梁忠义、罗正华等编写的《世界教育大系》——《教师教育》分卷,原是以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中华基金重点课题——“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为名称而申请立项的,但该课题在1998年作为正式成果出版时,“师范教育”的书名却被改为《教师教育》。

      我国首次正式提出“教师教育”的概念是在2001年6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从此,“教师教育”的概念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师范教育”则随之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 “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的原因探析

      那么,“师范教育”为何会转换成“教师教育”?这是基于怎样的原因与契机?以笔者不成熟的看法,其在中国的出现,大致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缘由。

      缘由之一,认为“师范教育”缺乏特色,限制了教师的终身发展

      关于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孰重孰轻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毋庸置疑,师范教育的特色应该是师范性,但如何才能体现“师者,人之模范也”的特色?从目前国内师范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似乎体现的不够明显。就现实的状况而言,师范教育培养的应是未来需要“教育人的”人,因而“育人性”应是师范的本质特征。而这一专业的明确要求,亦决定了师范教育必须以人的内涵发展为目的,以完善人格与人性为基础。换言之,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广博的知识结构应是师范教育的基本特色。然而,长期以来单一型的知识本位发展模式以及轻视师范性而片面地追求“学术性”的学科本位思想,却使师范教育越来越偏离了正确发展的轨道,因而亦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3]其次,也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实施的“师范教育”偏重教师的职前培养,忽略了对入职后教师的培训,这与新时期中小学教育新理念以及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不断变革不相适应。反之,“教师教育”则有利于教师培养的连续性和终身性,其关注的是教师各个阶段的成长。凡此种种,均构成了“教师教育”逐渐替代“师范教育”的现实理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