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6-0144-06 课程改革的文化张力是指由课程改革这一情境在规范、期望、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距离和冲突造成的张力。作为文化变迁表现形式之一的课程改革,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其中必然会涉及并带来各种文化张力。缘此,我们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对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张力进行积极省思,意识到课程改革的文化精神,依照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使旧课程文化与新课程文化、西方课程文化与本土课程文化、多元课程文化与一元课程文化、网络课程文化与传统课程文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以服从与服务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开掘与创新:保持旧课程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张力 课程改革中旧课程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张力是指在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遇、碰撞后而产生的张力。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两种截然异质的文化,由传统所塑造出来的国人饱受旧的价值心理和价值意识的钳制,依循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指南支配自己的行动,对新的价值观持排斥态度。而现代文化有其自己的价值尺度,它在不满传统文化的落后、冲击传统文化体系的同时,也根据社会的需要,在风俗和信念、目标和价值、行为和规范等方面建构起新的特质,沿着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发展。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性,在课程改革中必然会涉及与带来旧课程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张力。中国传统课程是与传统文化相伴而生,相随而长的。传统文化为传统课程提供了生成、变化的基本土壤,决定了传统课程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内容。中国传统课程是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课程,课程活动以社会的发展为指归,课程本位价值在于养成人的伦理道德;中国传统课程又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这种课程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成为被窒息的人;中国传统课程又是一种以教师为本位的课程,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是课程活动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则唯命是从,不容许有丝毫的背叛。由此,有学者曾经总结了传统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五个误区:过分强调记忆,忽视较高水平的应用和评价能力的培养;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忽视创新;片面强调思想,忽视良好性情的培养。①鉴于中国传统课程文化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在当下我国课程改革中,对待它的态度,存在着一种偏见。有人一提到传统课程,就不自觉地认为它是中国课程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落后之处的代名词,因而认为它一无是处,在改革中要将它推倒,从头再来。从文化学的视界来审视,这是一种文化激进主义。笔者以为,文化激进主义者对待传统课程的态度未免太简单了。事实上,中国是一个传统深厚的国家,如果传统的权威被彻底抛弃,那么只能导致虚无,在这样一个现实面前,谈秩序的重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虽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冲突,面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可抗拒,它一再地受到拷问,也不断需要重新自我解释,但它依然顽强地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这说明,传统文化并不是能抛弃得了的,也不会因受到批判就不起作用了。②传统课程是自古及今课程历史的一种传承与延续,尽管它累积了一些弊端和问题,但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课程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课程思想,至今仍闪射着不灭的光辉。就课程内容而言,先秦的“六艺”课程,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墨子领衔的墨家学派课程,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宋代的王安石、陈亮、叶适的事功学派课程,倡扬实功实事;明末清初的颜元劳动教育的课程,注重实践;到了近代,陶行知的生活课程、陈鹤琴活的课程、蔡元培的“五育并举”课程,都具有优秀的文化元素。就传统课程的原则和方法来看,强调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自学自得、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在师生关系上,注重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提倡教书育人、论学取友、言传身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书院在长期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研究性、主体性、民主性、开放性、创新性等文化特质,独树一帜,实为中国传统课程文化之瑰宝。中国传统课程蕴涵着许多闪光的智慧点,对于当今的课程改革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值得开掘的。故此,对待传统课程,我们应秉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文化激进主义者极端片面的态度,是不足取的。“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是历史的必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文化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有利、积极、合理的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整合。现实文化站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核心是要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接点,以及传统文化有生命力的合理内核,使之成为新型式文化的生长点,从而避免文化主体的丧失,导致文化失范。”③我们认为,中国传统课程固然存在许多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面临着变革挑战,它必须进行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事实。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课程所蕴涵的闪光的智慧点,是值得肯定与加以挖掘的。故此,我们应挖掘其合理的内核,汲取其精华,使其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中得到创新,以建立起构架传统与现代新的课程价值体系。 二、吸收与借鉴:保持西方课程文化与本土课程文化的张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伴随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必然会产生不同文化间的矛盾碰撞与融合行为。外来文化产品的进入必然会给我们既有的文化生态引进不同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向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提出挑战。在全球文化的融汇与竞争中,我国面临着西方价值观念的严重冲击,因此,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思考,吸收西方文化之长,丰富发展中国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文化冲突的处理应持一种什么态度,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一种是毫无保留地抛弃传统文化,改变本土文化,实行全盘西化;另一种则与之相反。前者是文化激进主义,后者是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都有其合理性,但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文化冲突。中国的现代化固然不同于西方,但也不是与西方完全不同,毕竟西方现代化文化的某些成分带有普遍的价值,因此,机械照搬西方是不对的,一味拒绝西方也是不对的。面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都有其合理性,但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冲突,我们认为解决此冲突关键在于,克服原来要么中国文化要么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与认识,从而找到它们相融合的途径。④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由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先发性,决定了西方在冲突中占有优势,也决定了各本土文化更多地要借鉴西方的东西。于此,有学者肯定了异域文化参照系的确立及其适度的渗入,具有推动本国文化发展的转型,加速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价值。同时,又认为这种“迟发展效应”并非都是积极的,它也有严重的、消极影响的一面,如若对此缺乏警惕,无策以对,就有可能出现文化殖民现象。⑤缘此,我们始终要清醒地认识到,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无论如何不是西方化的过程。本土文化有自己的传统,它的文化转型是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不是把西方文化简单地移入,把本土文化的创建理解为就是西方文化的复制是荒谬的。⑥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应当具有国际性,需要坚持对外开放,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与利用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课程工作都具有共同的规律。无论什么国家,何种性质的学校,其课程都有普适性和共同性。课程改革坚持对外开放,面向世界,引进与吸取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经验,以开放式的课程改革取代封闭式的课程改革,正是当今信息时代对现代课程改革提出的客观诉求。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也是学习与借鉴了国外多方面的课程改革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然而,在我们吸收、借鉴国外课程理论及其实践经验中的有益成分同时,要努力使之本土化,为我国课程改革实践服务。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立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简单地模仿、移植别国的课程模式,注定是要失败的,这已为历史所证明。任何课程都应该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才最能适应学生与教师,因为师生们是本土文化基因的携带者,同时,也只有在本土文化谱系的特定土壤中,本土化的民族课程才能获得自身的生长与发展。⑦中国现代课程问题的症结在于斩断了与本国文化传统的血脉联系,因而需要通过与传统进行更加深入的对话,对现行课程进行改造;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现行课程的根本问题在于它不能充分反映现代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因而需要通过进一步与世界教育接轨,进一步与世界先进课程理论和实践对话,实现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现代化。不用说,在教育实践中,上述两种诉求常呈现出紧张甚至对立的关系。就课程改革而言,这种张力关系具体表现为:本土知识的传承发育与外来知识的引进吸收,如何取得有效的平衡?⑧对于西方课程文化的借鉴,绝非机械照搬,要必须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性进行有机融通和实践的再创造——努力将国际化背景下课程文化与本土课程文化相结合,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进行改造、整合、吸收、消化,以至在自己的文化土壤里融百家之长,构筑自己的课程文化大厦,以服从与服务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