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式学校与乡村民众生活

——以佳村震东小学为个案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正平,叶哲铭,浙江大学 教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要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新式学校对于广大乡村民众的意义,考察学校与乡村民众生活变迁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一所位于浙西南山区佳村的现代小学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概括地说,对于士绅子弟而言,这所小学是他们由儒生向专才转型的起始阶梯;对于普通民众子弟而言,小学教育普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水准并为部分人的身份转变创造了机会;对于乡村女子而言,接受小学教育首先给她们带来了身体的解放,并使部分人有机会成为职业女性。这一个案说明,尽管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现代教育体制在中国乡村社会的推进受到重重阻力,但从较长时段上考察,由于这一体制从总体上对乡村民众生活变迁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需求,所以逐渐在广大乡村社会获得了认同。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所办在乡村中的现代新式学校,对于民众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个很“微观”的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让我们细致地感受到现代学校教育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从而在一个具体的场域中去观察现代教育变革的大潮到底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乡村民众的生活。

      关于现代新式学校在乡村社会的推行情况,从民国的时论到当代的研究所构建出来的历史图景总体上是较为悲观的:新式学校与乡村民众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并在乡村的推行中引发了诸多矛盾和冲突,私塾长期存在并与学校展开竞争……这些描述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艰难曲折。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式学校无法对乡村民众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呢?本文在田野考察所收集到的口述史料和民间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就清末创办于浙西南山区佳村的震东小学对村民生活的影响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对上述问题做出探索性回答。

      一、佳村的地理、宗族和文化传统

      佳村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松阳县境北端,瓯江支流松阴溪东北岸。佳村环山靠水,呈带形块状聚落;村东为龙丽公路,公路东侧为低山;村西临松阴溪,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溪流以西则是丘陵和山地。故全村呈东西两边高、由北向南低的地形,佳村就坐落在松阴溪冲积而成的河谷低地上。截至2005年,佳村有耕地735亩,山林4936亩;有人口273户、821人①。

      (一)松古平原与金衢盆地的交通孔道

      佳村中有一条从西北至东南纵贯全村的老街,长约0.5千米,历史上是驿道(永嘉官道)的一段。佳村以南是浙西南山区最早开发的松古平原,以北则是瓯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仙霞山脉。1938年龙丽公路未建成前,人们沿此驿道在佳村渡过松阴溪进入遂昌县境,再翻越两座山岭即可进入金衢盆地的龙游境内。谭其骧认为,这应该是古代衢江流域人民南下开辟瓯江上游的一条通道②。所以,佳村是松古平原与金衢盆地之间的交通孔道。这一地理位置使佳村较早得到了开发,也使得佳村民众较易接受外界的影响。

      佳村老街的西北端临松阴溪处有一个小码头,这是佳村亦农亦商传统经济形态的象征,过去佳村民众经营的食盐业和木材业均围绕着小码头和松阴溪展开。食盐来自南面的温州沿海,溯瓯江干流和支流松阴溪上行至佳村后在小码头卸货,分装成小包再改经陆路分运到龙游、江山、兰溪、衢州甚至江西玉山、上饶等地。所以,佳村是一个浙南食盐运往浙中、浙西乃至赣东的水陆转运枢纽。木材业是浙西南山区的传统产业,佳村是仙霞山脉木材转运的集散地之一。木材被砍伐后,先经山溪小涧放流至佳村小码头一带,捆扎好后等松阴溪涨水时顺流而下,至瓯江下游的青田县交售当地木行。1938年龙丽公路通车后,佳村在水路运输方面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由于战争沿公路撤退到浙西南的外地人络绎不绝,佳村人又抓住商机在公路沿线办起了小旅馆、茶店③。食盐的逆流而上和木材的顺流而下,使佳村作为一个传统的“物流枢纽”而商业发达,龙丽公路的开通又使佳村成为陆路进入浙西南的一个站点。这种地理和经济条件,使佳村的学校教育事业开展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二)主姓宗族村落④

      佳村在宋、元时期称为“洪坦”,大多为洪姓人居住,另有叶姓也是大宗族。两大宗族在明代外迁它处。元末以来,刘、张、陈、颜、缪、骆等姓先后迁入,到民国年间形成了“刘为著姓,张次于刘,而陈又次于张,缪姓五传仅二户,颜四骆二,余皆单姓独户”的基本格局⑤。作为“著姓”的刘氏宗族,始迁祖为刘堡,元末明初从青田县九都迁来。作为佳村第一大宗族,刘姓不但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文教成就也最高:明清时期有廪生、贡生72人;1949年后,在全国各地任教授、高工的也有20余人⑥。所以,从宗族的角度来看,佳村是一个主姓宗族村落。

      刘姓宗族子孙按刘堡的3个儿子伯祥、伯禄、伯贞分为仁、智、信3房。这3房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十世“廷”字辈以前,仁房、智房人数占优,信房则几度一线单传。十一世“国”字辈为信房的转折点,此后信房人丁日渐繁茂,而仁房、智房则每况愈下,分别在十六世和十七世失传⑦。信房从十三世“邦”字辈3个儿子邦诏、邦训、邦诰始,又分为大房、二房和三房。信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获得科举功名或者官学生员身份的子孙比其它两房要多。早在第二世“伯”字辈的三人中,房长刘伯贞就是3兄弟中唯一的“少好读书,日浸淫于典籍”的庠生⑧。刘伯贞的儿子刘璿是明景泰四年(1453)己酉科贡元,天顺三年(1459)任福建泉州府知事⑨。这是刘氏宗族成员在科举仕宦道路上的最高成就,也是信房作为“书香门第”的开端,前述获得廪生、贡生资格的72人中,多为信房子弟。

      刘氏信房重视文教的传统,也为清末信房“厚”字辈子弟创办新式学堂提供了思想渊源。主姓宗族村落的格局,又使得刘姓宗族的办学设想能够得到其他宗族的赞助和支持。

      (三)地方传统文化

      宋元时期佳村的洪、叶两族均为地方望族。明清以降,刘姓作为该村第一大宗族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比如,家长在将田产分给儿子时会单独留出一份田产,用部分田租奖励子孙读书。每年过年祭祖后祠堂分发“丁肉”(给族内每名男丁的肉)时,除每人一份外,凡考中秀才、廪生、贡生、举人等功名的,都递加增发以示奖励⑩。儒家文化对佳村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渗透在很多细节中。比如祭祖活动,为了吸引小辈参与扫墓活动,家长往往会奖赏小辈若干枚铜板,称为“赶路钱”。除了扫墓,祠堂祭祖也至为隆重。祠堂拥有专人管理“忌辰田”,每年的重要节气都有严格的祭祀活动。冬至祭祖时,族内男丁要聚齐吃“祀神饭”。在日常生活中,讲究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比如村中禹王宫前的大戏台左右两边建有客廊供妇女看戏用,男子则站在中间的空地上。在生活态度上,佳村民众崇尚节俭持家,无论贫富,大都视节俭为美德。佳村还有一个“申明亭”。每当发生民间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就到这个亭子里申明自己所知的事实和态度,村中士绅和老人则居中调解,并根据村规对过错一方进行劝说或惩戒(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