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博士(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道德困扰。分析“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解释广泛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责任心和道德感缺失的心理根源。以“狼来了”为原型的道德故事所蕴涵的价值逻辑是典型功利主义的。人们为了逃避“恶报”而不为恶,不为恶只是外在的条件性行为或强制性要求,而非内心的愿望与选择;为了追求“善报”而为善,“善行”也不再有“善性”,只是换取自己所偏好利益的“工具”而已。基于对日常道德生活经验的分析,应重申道德行为的利他性,把行为者对“我”与“他”、“我们”与“他们”一体性、同体性的认识与体验看成是道德意愿和道德行为的前提与基础。同情心的产生即是这种认识和体验的结果,同情心的萎缩是造成普遍社会道德问题的直接原因。教育必须把唤醒和培育人们的同情心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义务感和道德良知作为重要的社会目标加以追求。“狼来了”的道德故事还可以继续讲下去,但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听众同情心的唤醒和培育而不是用撒谎的负面后果恐吓他们。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近来,随着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和蔓延,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就其性质而言,不单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不仅要依赖于医学的进步,而且也依赖于公民自身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的提高。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一点,不难发现,公民道德素质问题不仅存在于公共卫生领域,而且也同样存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当中。如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消费者都痛恨那些虚假报价、以次充好、坑骗顾客的事情,然而,有些人一旦自己开了公司、做了生意,也会把利润看得比商业伦理还重要,也时有以次充好、坑骗顾客的事情发生,从而成为新的痛恨对象;在政治生活领域中,每一位公民都会抱怨官僚主义作风,更是对形形色色的贪腐行为深恶痛绝,希望政府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等到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某个部门的领导者以后,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公民抱怨和厌恶的对象;在文化艺术领域,人们对所谓的“潜规则”也非常鄙视,认为“潜规则”的存在玷污了文化艺术的精神,纷纷呼吁要抵制和取消各种各样的“潜规则”,然而,少数年轻人为了能够顺利地进入文化艺术领域并获取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位置,却在文化艺术圈外公开表示自己愿意“被潜规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由此看来,中国社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道德困扰,责任心和道德感的缺失很难说是少数人的事情,可能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瘟疫”,一种比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更加广泛的“病毒”,它严重地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和人格,破坏着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基础。政府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像防控甲型H1N1流感那样防控这种“时代的瘟疫”——责任心与道德感的缺失。诊断先于治疗,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侵袭需要知道该流感病毒的基因作用机理和扩散渠道,防控责任心和道德感的缺失也需要知道何种“病毒”通过何种途径破坏了人们朴素的责任感与道德意识,从而导致了人们和社会有机体的“道德免疫力”低下。深入分析“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可以为我们反思责任心和道德感的缺失开启一个新的视角。

      一、“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及其价值逻辑

      人的责任心和道德感从何而来?比较简易的回答是从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而非从先天的生物学遗传中获得。因为,先天的生物学遗传最多只能给予人们一种社会集团生活的需要,至于指引人们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参与这种社会生活的原则则只能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实践特别是教育的方式获得。要想确切地知道人们的责任心和道德感的来源,不是去做一些形而上学的玄思和猜测,而应该着力分析人们的后天社会生活方式,观察某种社会生活方式是如何在人们身上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身上培养责任心和道德感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如果我们想分析弥漫在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责任心和道德缺失问题,那么就应该将分析的重点放在日常生活方式上。这是因为日常生活是职业生活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责任心和道德感也是所有职业道德或专业伦理的基石。对日常生活中责任心和道德感形成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他一些更加综合、更加高级和更加专业化的责任心和道德感的形成。反过来说,要想搞清楚当前广泛社会生活领域中责任心和道德感缺失的原因,也需要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分析日常生活中责任心和道德感形成和确立的过程,探寻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人们责任心和道德意识形成有直接影响的要数道德故事的讲述了。每个人在其生命最早的一二十年间,都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过各种不同的道德故事。在众多的道德故事中,有一类故事可以成为“原型故事”。原型故事是所有其他道德故事的原型或母题。其他许多的道德故事尽管意图表达的道德主题不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不同,但是都与这个原型故事拥有相同的叙事结构——一种动态的、旨在显现故事力量、捕获听众心灵以达到讲述目的的过程。这样的原型故事往往也广为流传,担当了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的任务。分析这样的原型故事及其对儿童原初的责任心和道德感形成的影响过程,对于了解人类内心道德秩序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的“狼来了”的道德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原型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和在国外有不同的名称,在中国就叫“狼来了”,在国外叫“牧羊童与狼”或“牧羊童”。它们都来自于著名的《伊索寓言》。这个故事的梗概相信已经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然而,为了分析的方便,这里还需要呈现故事的大意。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很开心,农夫们却生气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耍老把戏,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1]

      从故事讲述者的立场和意图来说,是要教育儿童“不撒谎”,这也是故事试图突出的道德主题。从讲述者讲述故事的过程或结构来看,这种立场和意图及其合理性都是通过故事的负面结果来表达与实现的:一个撒谎者即使讲了真话也会失去人们的信任;撒谎者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失去羊群”)。很显然,“狼来了”这个原型故事在为“不撒谎”这一“道德金律”进行宣传和辩护的价值逻辑是:如果你撒谎了,你就可能会遭遇这样的负面结果(有朝一日“狼真的来了”!);如果你不想接受这样的负面结果,就不应该撒谎。这里,故事讲述者对儿童道德劝戒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你最好不要撒谎,最好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否则,“狼”就会来了!这样的价值逻辑和劝戒方式在儿童心中会引起怎样的反应呢?儿童又会如何看待故事讲述者借助于故事讲述本身所提出的“不撒谎”的道德劝戒呢?许多的日常观察和分析表明,在倾听这样的故事之后,儿童确实能够接受这样的价值逻辑,并产生了“不应该撒谎”的观念,也确实能够将“撒谎”和“狼来了”联系在一起,从“撒谎”的严重后果方面为“不撒谎”进行正当性辩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