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催化作用与机制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进,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金融学博士后,管理学博士。 何群,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系主任,副教授,文学博士。

原文出处:
电影艺术

内容提要:

2007年以来风险投资开始规模化进入电影产业,是中国电影产业逐渐显现其投资优势的结果。风险投资对中国电影产业具有融通资金、分散风险、专业化管理、调整市场结构、拓展国际市场等催化作用,并分别以电影和电影公司为中心形成催化机制。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在对接风险投资时,还存在着政策性风险和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政府、行业协会和电影企业应该携起手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所谓风险投资,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是指由具有投资和管理职能的专业机构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① 以投资的高风险、高潜在收益为特点。电影产业因其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特征,与风险投资有着如影随形的亲密关系。

      一、中国电影产业风险投资的现状

      风险投资与中国电影的结缘大约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其真正规模化进驻电影产业并受到公众关注是在2007年。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创投,仅仅2007年上半年,就投资了中影集团、中博影视两家电影公司,最大一笔投资高达5000万美元。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入资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发行公司保利博纳,总投资额据称有望超过1000万美元。而200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会”,据媒体报道,吸引了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ENDGAME、在美国成功运营中型电影项目的私募电影基金“铁池”,新西兰亚太电影基金会等多个风险投资基金。截至2008年中期,包括美国IDG、韦恩斯坦兄弟的“亚洲电影资金”、“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等在内,至少已有二三十家海外电影业风险投资在追逐中国项目。② 事实上,国内面向电影产业的风险投资也在迅速崛起。2006年,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公司在挂牌之初就推出了国内首个影视风险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达到4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扶持陕西西安影视项目投资。而投资拍电影早在2007年已经成为挺宇集团、雪歌服饰集团等许多温州民企的投资新热点。由此可见,境内外的风险投资自2007年以来的确对中国电影产业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

      风险投资对中国电影的投资热情,显然与中国电影产业自2003年以来连续以每年近30%的巨幅增长有关,是中国电影日益显现出来的巨大市场空间的利益诱惑所致。对此,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的认识颇能代表投资商对中国电影产业及其市场的认识,他说,我国的电影市场是一个拥有13亿潜在电影观众的市场,是一个每年以超过25%的速度增长着的市场,是一个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好莱坞大片的合拍方的市场,是一个大量一流甚至堪称豪华的电影院正在破土而出的市场,是一个年轻人正在把看电影当作时尚生活一部分的市场,是一个拥有一大批热爱电影、愿意为中国电影事业的振兴奉献毕生精力的电影人的市场。因此,也是一个国际和国内资本正在密切关注并且对其未来的前景寄予巨大热情和期望的市场。③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行业近年来对于融资途径的持续拓展和对于风险投资的热切呼唤,也是风险投资关注电影项目和企业的重要原因。在上海电影节“新热点—发现中国电影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满怀激情地向投资商们描述了一幅美好的投资前景:“中国电影现在有两个环节很有‘钱景’。一是电影制作,国产大片都到国外去加工,剪辑、动效、电脑制作,都非常昂贵。如果国内有人投资,将很有钱赚,还能降低电影制作成本,我估算这里有20个亿的投资空间。二是建影院。国内目前商业发达的二三线城市人口众多,而这些城市目前没有影院。乡村影院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空白。如果在这些地方建影院或固定放映点,投资收益将非常可观,这中间有150个亿的投资空间。”④ 这番对于电影投资“钱景”的描述,集中展示了中国电影产业吸引投资最主要的优势:市场空间大,产业潜力大,投资收益高,而这种优势对于精于逐利的投资商们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风险投资的涌入,与进驻电影业的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一定会给处于发展的上升期、资金极度饥渴的中国电影产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些影响和作用包括融通资金、分散风险、推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调整市场机构等,但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独立的投资形式,又有其独特的对于电影产业的促进作用与催化机制。这种作用和机制正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二、风险投资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催化作用

      (一)融通资金

      一个高速发展的电影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和无止境的。好莱坞在20世纪20年代的扩张中就有华尔街资本的影子,包括30年代经济大萧条等在内的各个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电影依然繁荣的背后,一直有着美国大资本财团的鼎力支持。传统的好莱坞融资模式是债务融资,即以不动产做抵押,获得银行或公司的自有资金支持,银行或公司以获取利息的方式谋取收益。这与国内招商银行贷款给冯小刚导演的影片《集结号》的方式是一致的。但是,2004年以来,好莱坞的融资方式发生了一场革命:产业外第三方资金承担了30%到50%的制片成本,这些资金是由华尔街投资银行如美林、高盛、摩根大通等,以及一些私人投资公司,从投资者那里用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的方式募集到的。这些资金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属于高风险的股权融资,即以电影的内容、版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以拥有公司股权或产品收益分成作为主要投资形式,一旦投资无果无资金追索权。投资公司通过评估所投资项目的管理团队、审核税收以及电影公司的发展兴趣点,来进行自己的风险投资,获得高额回报。与追求稳健的债务融资形式——银行贷款和公开发行债券等不同,风险投资热衷于追逐潜在收益巨大的项目,因而他们更为关注新兴的行业、公司、项目,而无论其规模大小、风险大小,这就给新兴的行业、公司、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本来源途径。在好莱坞,正是风险投资为其带来了巨额的、源源不断的制作和发行资金。据粗略统计,2004年以来,仅美林银行一家投资公司进入好莱坞的资金总额就超过20亿美元。而福克斯制片公司2007年从Dune Capital引入的6亿美元追加投资,就涵盖了包括《X战警3》、《龙骑士》、《隔山有眼2》、《死刑》、《神奇四侠2》、《心灵传输者》、《马克思·佩恩》、《X战警前传:金刚狼》以及《龙珠》等在内的众多影片的制作与发行。风险投资对好莱坞电影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电影产业因为起步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的饥渴度远甚于好莱坞。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手段在逐渐开放,电影企业在投融资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在诸多融资方式中,政府投入或其协调成立的电影投资基金,常常着眼于宏观调控,政策导向性很强;传统的银行贷款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轻易不肯涉险;怀着投机目的投资单部电影的社会游资,偶然性很大;电影公司的IPO由于各种原因涉及的面不会很广。这些因素使得上述融资方式,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推动力和整合力,因而中国电影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电影产业的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性,与依靠主动承担风险来博取高收益的风险投资的特点正相契合。并且风险投资是专门机构通过聚集社会闲置资金形成的风险资本,其规模可以不断放大,投资行为较为长期。它一旦规模化、持续性进入中国电影业,将会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从而相当程度地缓和中国电影产业对资本的大量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