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伯重,男,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浙江学刊

内容提要:

明清中国是否出现了全国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史上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经济状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明清中国是否出现了全国市场是中国经济史上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经济状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界对“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是否有全国市场”的问题上一直存在重大争议,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全国市场”,迄今为止,并未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换言之,参加争论的各位学者,都是依照自己个人的理解来判断明清中国是否已有一个全国市场。但是,如果对“什么是全国市场”这个核心概念没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就无法深入讨论中国是否有全国市场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确定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全国市场”的定义,由此出发进行研究。

      本文所讨论的全国市场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在英文中为national market。在国内,早先有人将此术语直译为“民族市场”,但这个“民族市场”的术语后来被大多数学者抛弃,原因是在欧洲,“全国市场”的出现与“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两个重要历史现象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故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全国市场可称为民族市场;而在中国,情况非常不同,因此把“民族市场”这个具有特定的欧洲背景的概念搬到中国来,当然是不恰当的。尔后,又有学者把national market等同于“国内市场”(domestic market)。但“国内市场”是与国外市场相对而言;同时,国内市场并不一定是统一的,也可以是一些分散的区域市场,故英文中亦可用复数(domestic markets)。这里讨论的“全国市场”(national market)是一个全国性的整合的市场,也就是国内一些学者所说的“统一的国内市场”。

      虽然学者对于中国全国市场的规模和结构的看法有很大差异,但事实上这些意见也很含糊,而且对于为什么他们心目中的全国市场是依照他们所说的方式建构的,没有人做出解释。在此,根据近年来学界关于清代中期国内长途贸易的研究,重新估计全国市场的规模。同时,我使用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关于经济巨区(economic macroregion)的理论,重构十九世纪初期中国的全国市场,尽管施氏自己并未将此理论用于全国市场的研究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的规模与空间结构,特别注意这个市场的中心。

      一、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的规模

      一个全国市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国国内长途贸易的规模。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对长途贸易中主要商品量的分析,来推测十九世纪初期中国规模的大小。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国的跨地区贸易已到达了很大的规模。现把吴承明关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贸易、长途贸易和对外贸易中七种主要商品的贸易额的估计列于下(表1和表2)。

      

      吴氏总结说:到了鸦片战争前夕,以上述粮食、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盐、茶七大商品为代表,长途贸易量大约占到了国内贸易量的20%。①这个比例尽管比过去一般想象的要大,但是似乎并不很高,由此可以推出下列结论:长途贸易的相当规模并不很大。

      吴承明是第一位对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全国总产量和主要商品数量进行估计的学者。他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为尔后学界对明清市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吴氏后来也发现其过去所作的估计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1)以往的估计有明显的低估倾向;(2)这些估计未将许多重要商品包括在内。

      为了克服这两方面的缺陷,吴承明参考吴慧对1840年中国贸易的估计,并对原有的估计作了一些修正。吴慧的估计包括了更多的商品种类,并对这些商品的贸易额作了新的计算②。虽然除了粮食的商品额外,吴慧关于相关商品的贸易额的估计与吴承明的估计颇为接近。但是由于吴慧对粮食的商品值的估计比吴承明的高得多,同时吴慧估计中还包括了更多的商品种类,因此他对国内贸易贸易总额的估计也大大高于吴承明的估计。③吴承明后来采纳了吴慧的估计,把国内贸易总额由原先的3亿两修正为5亿两,比原先的估计高出40%。④

      

      由于吴慧的著作一直未刊出,因此我们不知道他是如何得到其估计的,但是他的估计中似乎也存在与吴承明的估计相同的问题。这里,我们仍然以吴承明的估计为基础,进行补充和修正。

      首先,吴承明的估计存在低估的倾向,这可见于以下方面:

      (1)吴氏自己已指出他以往对1840年中国长途贸易中的粮食总量的估计(3000万石)可能过低。⑤之所以过低,是因为他在作上述估计时,未将一些规模较大的跨省粮食贸易计入。⑥其他学者对清代长途贸易中的粮食的数量的估计,都大大高于吴氏。例如,郭松义估计在十八世纪后期,长途贸易(即跨省)中的粮食为4350—5450万石,此外还有中途(即省内)贸易中的粮食300万石。⑦邓亦兵则估计十八世纪后期沿内河水道贸易的粮食总量为6200万石。⑧如果我们接受郭氏的估计,将长途贸易中的粮食以中数5000万石计,则将比吴氏的估计高出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