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铸币量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兴龙,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30021;北华大学历史系 132013。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全面讨论唐代铸币量的变化,推测了玄宗、代宗、德宗和宪宗时期的铸币情况。同时讨论了宣宗时期铸币量的记载。唐代的铸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天宝后江淮地区铸币量急剧下降,但是江淮地区铸币量占总铸币量的比例却在不断上升,江淮地区对于唐代铸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学界关于唐代铸币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不过对于唐代铸币量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仅有的研究也只是针对玄宗时期“岁盈百万”这条有争议史料的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讨论唐代铸币量的变化。

      唐代的铜铸币大体有两种:一为官方法定的铸币,一为私铸或盗铸的铜钱。本文主要讨论唐代官方的铜铸币量的变化。

      一、玄宗时期铸币量的变化

      史籍中有两处关于玄宗时期铸币量的记载值得我们重视。一处是学者们认可的杜佑所记载的“天宝中,诸州凡置九十九炉铸钱。绛州三十炉,扬、润、宣、鄂、蔚各十炉,益、邓、郴各五炉,洋州三炉,定州一炉。……每炉计铸钱三千三百贯,约一岁计铸钱三十二万七千余贯文。”①此记载较清晰地记述了天宝时期铸币的基本情况。②一处是《唐六典》“诸铸钱监”注文中载“今绛州三十炉,扬、宣、鄂、蔚各十炉,益、邓、郴各五炉,洋州三炉,定州一炉。”③据这两处记载我们可以去推测玄宗开元时期的铸币情况。

      通过对比两处记载,我们发现在铸钱炉数上有出入,《通典》记99炉,而《唐六典》记89炉,少润州的10炉。由于《唐六典》的记载未说明是何时情况,这就使我们无法判断《唐六典》记载的情况为玄宗何时的铸币情况。另据《新唐书》“(开元)二十六年,宣、润等州初置钱监”。④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判定《唐六典》所记当为开元二十六年宣州置钱监后的情况。但是为何《唐六典》只记载了宣州10炉,而未记同为开元二十六年置监的润州10炉呢?笔者认为这并非是《唐六典》漏载,而是《唐六典》成书时润州钱监可能尚未建成。因此《唐六典》成书时间是我们解释这段史料的关键。

      关于《唐六典》成书进上的时间存在争论,韦述和刘肃说是开元二十六年,⑤《唐会要》记为开元二十七年二月进上,百官称贺。⑥不论哪种观点,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最晚在开元二十七年初《唐六典》已经进上,当然其成书要早于这个时间。我认为《唐六典》在开元二十六年终进上,二十七年二月宣示其事。⑦因此在开元二十六年底前《唐六典》已经撰修完成,据此笔者认为《唐六典》所记为开元二十六年润州钱监未建成前的铸币情况。

      《唐六典》成书时润州钱监尚未建成是有可能的。唐代钱监的设置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史籍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如:宪宗元和六年“河东节度使王锷奏请于当管蔚州界加置炉铸铜钱,废管内锡钱。许之,仍令加至五炉。”⑧“其年六月起工,至十月置五炉铸钱,每岁铸成一万八千贯。”⑨由此可知,原来已设过钱监的蔚州,此时复置五炉费时4个月,可以想见新建钱监所需时间也不会很短。因此,润州钱监在《唐六典》成书前因未建成而未被记载是完全有可能的。

      关于玄宗时期铸币情况的记载还有一条很有争议的史料,“开元中,天下铸钱七十余炉,岁盈百万”。⑩张泽咸先生认为“所言可能有误”,(11)汪圣铎先生认为引文措辞含糊,令人难以置信。(12)但是两位学者并没有具体讨论。徐东升先生认为杨於陵关于开元年间铸钱“岁盈百万”的记载是可信的,并认为“岁盈百万”应发生在开元十七年之后。(13)

      我认为开元中“岁盈百万”的记载如是事实,那也是个别年份最高铸币量记录的记载,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并且“岁盈百万”还需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但是“开元中,天下铸钱七十余炉”的记载却是可信的。据上文可知开元二十六年,天下铸炉为89炉,去掉开元二十六年设置的宣州钱监的10炉为79炉。我们可以判断79炉是开元二十六年宣州设钱监前的铸炉数。另据刘秩针对张九龄在开元二十二年提出的“放铸”的建议而提出的看法“夫钱重者,犹人日滋于前,而炉不加于旧”。(14)据此可以推断从开元中到开元二十六年宣州设钱监,铸炉数一直为七十余炉,而79炉的可能性很大。

      综上,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玄宗时期铸币量的变化。参见下表。

      

      第一,开元中:共9州置11监约79炉,79炉的规模保持到开元26年宣州置监时,每炉年平均铸币量最高达到1.2—1.3万贯,个别年份岁铸币量可能达到百万。第二,开元二十六年润州钱监未建成前:共10州置13监89炉,89炉的规模保持时间很短,从宣州置监到润州置监完成也就几个月时间。开元26年的铸币量约29.4万贯。第三,天宝中:共11州置14监99炉,99炉的规模从润州置监完成保持到天宝年间。年铸币量达到32.7万贯。

      二、代宗和德宗时期的铸币情况

      唐代的铸币量在代宗时开始锐降。据《旧唐书》“建中元年九月,户部侍郎韩洄上言:‘江淮钱监,岁共铸钱四万五千贯,输于京师,度工用转送之费,每贯计钱二千,是本倍利也。今商州有红崖冶出铜益多,又有洛源监,久废不理。请增工凿山以取铜,兴洛源钱监,置十炉铸之,岁计出钱七万二千贯,度工用转送之费,贯计钱九百,则利浮本也。其江淮七监,请皆停罢。’从之。”(15)此史料反映的是德宗建中元年铸币的基本情况,但是也给我们提供了代宗末年铸币的一些线索。我们完全可以把建中元年停罢的江淮七监(扬州2监、宣州2监、鄂州1监、郴州1监、润州1监共45炉参见上表1)4.5万贯的铸币量看成是代宗末年的铸币量,由此看出,代宗时期的铸币量是急剧下降,无法与玄宗时期相比。天宝中江淮共45炉,铸币量约为14.85万贯,而代宗末年江淮七监岁铸币量已经下降为4.5万贯,铸币量下降了69%。并且代宗时期钱监数量也有所减少,“三河冶,旧置炉铸钱,至德以后废。”(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