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卜凯在安徽宿州的农业改良与推广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学新(1963-),男,河北海兴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史研究。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阴冬胜 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原文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卜凯1915年以农业传教士的身份由美国来到中国安徽宿州(当时称宿县),1920年受聘于南京金陵大学,在宿州工作生活了近五年。其间他深入农村和农户,了解中国农民的农业生产状况,传播农业科学知识,进行选种实验,推广美国先进的农业技术,由一名农业传教士转变为一位农业专家。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10)02-0136-05

      卜凯(John Lossing Buck),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的前夫。1915年以农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安徽宿县(今称宿州),直到1944年回国,在中国生活工作了近30年。他在中国的生活分为1915-1920年在安徽宿县和1921-1944年在金陵大学前后两个时期。但是,从目前研究的现状看,学术界对卜凯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他的前妻赛珍珠关注和研究颇多,而对卜凯研究较少。正如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赛珍珠研究专家姚锡佩女士2007年11月5日考察宿州学院赛珍珠研究所时所讲的那样,“到目前为止,研究赛珍珠都忽略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布克(即卜凯),这是个很大的遗憾。因为布克是农业专家,他在宿州农村做了很多农业现状调查、农业科技的普及及宣传工作”。二是对卜凯在中国的活动更多关注的是他在南京金陵大学的教学以及农家经济之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的调查,而对他在安徽宿州五年的农业改良和推广工作至今没有专门文章予以论述。鉴于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卜凯的全面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一、卜凯来安徽宿州的原因

      卜凯1890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纽约达彻斯县的快乐谷(Pleasant Valley)的一个农场,父亲是一个农民,同时任当地长老会的长老,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农家出身使他从小就和其他农家的男孩子一样做农活,“通过阅读父亲常常订阅的农业报刊,对科学农业或称改良物种产生了兴趣”[1](P2),并进行了农作物种植的尝试。家庭的熏陶和农场的实践活动,培养了他对学习和掌握最新的、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方法的兴趣。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上学期间,通过勤工助学完成自己的学业,系统学习了包括昆虫学、病理学、植物学等有关农业科学和农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农家出身和农学院的学习经历为他从事农业改良与推广奠定了基础,当他提出到中国的申请时,“他的学位证书使他成了一位颇有吸引力的申请人。他很快就被派往宿州”[2](P62)。并成为美国北长老会在宿州最早的农业传教士。

      在当时,美国青年出国“是通过活跃的学生志愿者活动实现的”[1](P2),卜凯亦莫能外。他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期间,美国正掀起了一场“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穆德(John R.Mott)是这个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以要在这一代把福音传遍天下为口号,在美国各大学展开巡回演讲,鼓动青年学生到海外传教,中国成为这次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重要地区。据统计,“一八八六年到一九一八年,美国从这个‘志愿运动’派往海外的传教士共达八千多名,其中二千五百多名是派到中国来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3](P258)卜凯就是这一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之一,正如卜凯自己所说:“我对通过学生志愿运动走出国门的可能感兴趣”[1](P2)。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卜凯还参加了由芮思娄(J.H.Reisner)发起的“中国研究俱乐部”,开始研究探讨中国问题。1914年大学毕业,在当了约一年管教农场农业知识课的教师之后,他写信给纽约的长老会布道团,表达了自己想作为农业传教士去国外的想法和意愿。他认为自己的主要兴趣在中国,“觉得中国人更需要了解科学的农业,我愿意帮助他们”[1](P2)。恰逢此时,位于安徽南宿州、受美国麦迪逊长老会支持的教会需要一名帮助农民改良农业生产的专家,从而使卜凯来中国的愿望成为可能。为此,他拒绝了印度的邀请,放弃了美国农业部俄克荷马州关于谷物调查的项目,于1915年与南宿州麦迪逊长老会布道团一起,来到中国安徽省的宿县,从事传教并负责该地区农业改良与推广工作。他后来回忆自己当时的决定和在中国的经历时说,“我绝不会懊悔去中国的。”[1](P7)事实也的确如此,他1915年23岁时来到中国,在中国工作生活了近30年,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中国,直到1944年52岁时才被迫回到美国。

      宿州,民国时期称宿县,也就是卜凯和赛珍珠经常提及的Nansuchou(南宿州),它位于安徽省北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界的地方,距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南京三百多公里,农作物以小麦、高梁和大豆为主,属我国北方农业区域,土地中“或因土壤含有盐质,或地势太低,或地力过薄,以至生产力都甚低”,是“公众认为生活程度极低之区域”[4](P503)。民国初期,该地区“频年水旱匪劫,农民疾苦尤甚”[5],“军阀割据,连年混战”[6](P159)。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那里也成为美国志愿海外传教运动派往中国的主要地区。根据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费正清先生的统计,1919年美国在中国比较大的几个新教传教团体有10个,其中长老会是当时美国在中国势力最大的传教机构,有传教士达502个,布道站36个[7](P190~191)。安徽省是该教会布道站分布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宿县就建有该会传教站,并在城内建有福音堂。在传教方式上,这些志愿海外传教人员一改传统的圣经布道、建立教堂,让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的做法,而是到中国举办教会学校或教会医院,一边工作,一边传教,在慈善工作中达到传播“福音”的目的。如当时美国基督教会在宿州建有含美男校、启秀女校、民爱医院和农事部。因此,选派农业传教士进行农业改良和推广以及开展农业知识的普及,以博得当地农民的信任进而达到传播“福音”的目的,是当时宿州基督教会传教的方式之一,卜凯成为“为传教而努力的新一代人”的代表[2](P63),而赛珍珠的父亲、他的岳父赛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er)“作为一个南部长老会教徒”,则“代表着基督教最保守的教派之一”[2](P26),“维护的是一种较老式正统观念,拘于教条,转修来世”[2](P2)。因而,对卜凯在农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专门训练并不认可,并对他的虔诚程度表示怀疑,这无疑成为他不喜欢卜凯和不赞成他们婚姻的原因之一。

      二、卜凯在安徽宿州的农业改良与推广活动

      1915年12月,卜凯乘船由旧金山来到上海,先在南京学习了几个月的语言,1916年2月来到位于淮北的宿县,在宿州工作生活了五年。期间主要“承担农业试验和推广工作,教短期课程,实验和引进新种子”等方面的工作[8](P93)。

      作为农业传教士的卜凯,正如他的孙女艾莉森·卜凯(Allison Buck)所讲的那样,他是怀着“引进科学农业和了解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法”[9](P1)的愿望来到中国的。同年12月14日,他在写给父母的家信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工作在许多方面看起来都是非常不错的,是一个完全的农业社会”[9](P1),自己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在宿县最初的两年里,他与绝大部分来中国的传教士一样,首先要过语言关,“头一年几乎用了所有的时间,随后用了大约一半的时间”学习语言[1](P9)。同时,经常在泥泞的路上骑着自行车,深入到农村和农家,看农民如何耕种。他这么做,可以“同时练习学习汉语”[1](P5)。卜凯的农家出身,使他与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正如卜凯自己所讲的那样:“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知道怎样与农民交流”[1](P7),假如土壤干燥,锄地比较费力,首先他上前问候“今天锄地很困难吧?很长时间我们这儿都没有下雨了。”[2](P7)这样他就和农民拉近了距离。如果有农民犁地,他会主动去试试,虽然农民觉得他滑稽可笑,但他却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1916年6月卜凯与赛珍珠在庐山牯岭相遇,同一个国家,相仿的年龄,不错的长相,康奈尔大学毕业的传教士以及卜凯“道义上的高调和致力于改善中国民众生活的积极努力吸引了她”[2](P96),1917年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赛珍珠搬到宿县,与卜凯一起居住在城内的一座灰砖青瓦的四间中式房子里,卜凯还像往常一样骑着脚踏车,穿梭于乡村和农家。与以往不同的是,陪同他一起下乡调查农民农业生产情况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赛珍珠,夫唱妇随。“卜凯是一个严肃、不善言谈的人,赛珍珠爱交际、健谈。”[10](P183)再加上他“从没能熟练掌握汉语”[2](P62),当卜凯和农民交谈有困难时,自幼生活在中国,通晓英汉两种语言,熟悉儒家文化,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的赛珍珠便充当翻译。通过这种方式,卜凯获得大量当地农民耕种的方法,开始明白当地农民为什么做这或做那的原因和道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