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六十年来工业化发展时段标准的确定

——基于世界银行2005年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骆祖春,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 210013;高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综合世界银行公布的2005年ICP项目的最终结果及主要国家统计制度的变化等情况,本研究以较为严密的逻辑,推出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人均GDP新的标准值,并对世界银行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进而明确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工业化发展的时段标准认定问题。本研究的结论是:1949-1979、1980-1988、1989-1996、1997-2005、2006至今,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先后经历了前工业化阶段以前的阶段、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中段。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急剧地发展变化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其自身处于何种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有着特别的关注,它关系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最基本国情的判断和把握,进而也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一个热点和一个最说不清楚的难点,其关键的理论基础是对国际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简称PPP)标准下的中国真实GDP水平的度量。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没有参加世界银行2005年ICP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以前各轮的比较项目,国际社会对按PPP估算的中国真实GDP水平的基点主要来源于中国学者(任若恩、张凯,1993、1994)十多年前的个人研究,并且不同年份公布的数据波动很大,世界和中国之间隔着谜一般的“面纱”。随着2008年初世界银行ICP项目最终报告的发表,“面纱”消失了,世界看清了中国,中国也发现了自己在世界中的真正位置。以2005年ICP项目最终报告结果为新基点,本文对新中国六十年来工业化发展时段标准的确定有了当前最新的判断基准。

      文献回顾

      经典的工业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随着工业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是工业化推进的主要标志。根据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所揭示的理论线索,得出工业化阶段演进的一般特征,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GDP或GNP)不断增加;二是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三是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吕政等(2003)研究认为工业产出的比重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受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结构导向机制(市场或计划)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影响,其反映的工业化进程往往包含了一定的主观因素,特别是中国产业结构偏差(工业比重很高)的特点使产业结构水平难以直接作为分析工业化阶段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PPP下的人均真实GDP水平作为唯一的指标。

      (一)工业化不同阶段划分的经典标准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1986)以日本、墨西哥等9个国家(地区)工业化演化进程作为研究样本,为了便于模拟分析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不同阶段同与之相对应的人均GDP收入阶段之间的关系,人为地将样本国人均GDP水平划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至第二个阶段的上半期对应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也被称为前工业化阶段),第二阶段的下半期至第五个阶段的上半期为工业化阶段,第五个时期的下半期往后进入发达经济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不同年代的量化标准见表1。由于他们开创性地提出了经济结构变迁不同阶段的标志性的量化值,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参照系,逐渐地也就变为一项有影响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的划分标准。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不再与等额黄金挂钩,世界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加大。由于各国的GDP首先表现为各国的货币,如果简单地用汇率法将其折算成美元,则会由于本币汇率的贬值、升值的变化而变动,从而一国GDP的真实水平和各国之间的相对差距也就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反映。与按市场汇率计算相比,按PPP计算的GDP总量和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了一国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真实水平。这就是联合国从1968年开展ICP项目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上述划分标准不被误用,钱纳里等(1995,104-114)在文章附录“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实际收入的比较”中对1964、1970、1982不同年度间的汇率转换因子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①结果见表1。

      (二)关于购买力评价下中国GDP水平的研究

      中国学者任若恩、陈凯自1988年开始使用支出法购买力平价估算的研究,在收集314种代表规格品价格和47项GDP支出分类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中美两国的双边比较,测算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在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1993、1994、1995、1997年分别发表了关于中国和美国双边的购买力平价研究结果。他们的最初研究成果成为国际机构、国外学者研究购买力平价下的中国GDP规模的起点。另外,较有影响的研究还有1993年广东与香港的双边比较项目、郭熙保(1998)中美两国购买力平价研究、1999年中国七城市与OECD国家的双边比较项目。

      美国宾州大学的阿兰·赫斯顿和罗伯特·萨莫斯教授的宾州世界表(Penn World Table,PWT)开创了全球性购买力平价研究的新纪元。在世界表6.1版中,他们最后的估算结果是,2000年中国购买力平价1美元为1.89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中国官方汇率的23%。

      安格斯·麦迪森有关中国的最新研究成果集成于他2008年出版的《中国经济的长远表现》(中文第一版和英文第二版)一书中。

      世界银行WDI每年公布中国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在2005年ICP项目最终结果公布以前,世行以1999年为基年,认定中国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等于1.94元人民币。②

      (三)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的主要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