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的历史成长:机制、功能与经济中心地位之消长(1843-1956)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忠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020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上海经历了从前近代传统经济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论述这百余年中上海经济的机制、功能变迁及经济中心地位之消长的发展历程,可为今日上海之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取之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11-0126-11

      一、开埠前期上海贸易的发展及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1843-1894)

      位于太平洋西海岸、中国沿海南北海岸线中点的上海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黄浦江的优良港湾,吴淞江等大小内河水道将上海与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紧密联成一片;广阔的经济腹地,赋予了上海开展贸易、发展经济的巨大潜质。从宋元至明清,开埠前的上海曾先后有“小杭州”、“小苏州”、“小广东”之美誉①,并且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在传统社会中的自身两大经济支柱产业——手工棉纺织业和沙船运输业。开埠以前,西方商人虽还未直接到上海贸易,但上海口岸与东南亚各国(如暹罗)的海上贸易始终没有间断。当时的上海县城,各地商贾汇集,城厢内外已建有26个工商业会馆公所。县城外沿黄浦江一带,行肆林立,码头泊位占据了大部分江岸。上海已是当时中国南北贸易的最大商港,江南以至东亚最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②。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向西方世界开埠。上海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1847年,上海进口外国船舶102艘,载重26735吨,1855年已达437艘,157191吨。1853年以后,上海的对外贸易已从开埠初期不足全国外贸额的10%猛增至占全国的50%以上,超过广州而雄踞全国第一③。自此,上海的对外贸易额基本上都要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额的50-60%。外贸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贸易。上海的进口商货,除少数留存本埠消费,大部分都经上海转销国内各地;上海的外贸出口货,一半以上是来自国内其他口岸的转口货物。1894年,上海从国外进口货物总值9326万海关两,其中67%、6261万海关两货物转运至国内其他通商口岸;出口总值5842万海关两中,来自国内其他通商口岸,通过上海转口的有2095万两④。

      贸易的发展也推动城市经济组织和经济机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首先是西方商人开设的洋行的出现。1847年,上海租界内已有进出口洋行24家,1895年增加到116家⑤。早期西方洋行多为代理或自营进出口以及与之有关的事务,范围涉及贸易、航运、金融汇兑、保险等等。60年代后,洋行总揽进出口以及关联业务的局面发生变化,各种专业的轮船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纷纷出现。到1885年,上海已先后有7家外商轮船公司,资本额达白银89.4万两。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外商银行——丽如银行,到1893年,先后设立的外资银行达16家。其中1863年开设的汇丰银行很快就在上海新兴的金融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贸易的发展也改变了上海旧有的商业经营方式和商业组织,刺激了新兴商业行业的产生和新式商业资本的兴起。它们主要集中在与外贸有关的洋布、百货、五金钢铁、颜料、洋广杂货、西药等经销进口货的商业行业,以及生丝、茶叶等与出口紧密相关的行业中。其商业组织形式如“清洋布店”、“洋货店”,以及“丝栈”、“茶号”等等,不仅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在中国市场的延伸,而且经营方式也渐向西方企业制度靠拢。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近代上海工业的产生。上海最早的近代工业是由外商开设,与外贸有关的船舶修造厂、缫丝厂、打包厂,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的电厂、煤气厂、自来水厂等等。之后,除了官办、官督商办的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局外,上海的本国资本工业企业也在船舶修造、缫丝、木材加工、面粉、印刷等行业中相继出现。最后,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1894年,上海租界屡经扩大,人口已近30万,华界人口则在50万以上。城市面积的扩大,市政设施的完善,城市人口的增加本身即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们反过来又创造出新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概括此期上海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开埠以后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使上海地理区位的潜能得以逐步发挥,以外贸为先导的产业格局推动了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并由此而引起经济机制转换以及经济功能和地位的变动。上海开始从前近代社会的传统城市向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的近代城市转化。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渐渐显露。

      二、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1895-1937)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近代上海城市和上海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上海经济中心地位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这可以从近代制造业的发展及工业中心地位的形成,贸易的发展以及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金融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1895年后,上海的外商工业企业,首先是棉纺织业得到较快发展。1895-1913年,全国开办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外商工厂共有91家,其中上海占了43家,占总数的45.1%⑥。1913年,上海英商怡和纱厂、英美烟公司、上海自来水公司、耶松船厂,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内外棉株式会社等35家主要外商工业企业资本总额达5436万元,加上其他规模较小的工厂,资本总额达6346万元。1931年,在经上海市社会局调查的1500家工厂中,资本总额2.03亿元,工人总数22.26万人。其中外商工厂资本1.9亿元,华商工厂资本1.03亿元⑦。上海的本国资本工业在1895年后发展也很快。1911年,上海已有规模较大的民族资本工厂90余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列强忙于战争,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及资本输出,上海的民族工业更是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黄金时期”的发展阶段。20世纪以后,上海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杨树浦、闸北、沪南、沪西四大工业区。1912-1928年,上海新开设的本国资本工厂总数在1000家以上,并且形成了以轻纺为主、较为齐全的工业门类,1928年,上海工业已有纺织、化学、印刷、机器、食品、器具、日用品以及其他8大类54个行业,各类工厂1781家。至抗战前夕,上海全市已有近代工厂5500余家,手工工厂16851家,手艺作坊35615家⑧。上海的近代工厂、产业工人数量,以及工业产值大致已占到全国近代工业的50%左右。

      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使得上海在20世纪前期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的工业中心。具体表现在:第一、近代上海工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已占有绝对优势。1933年,上海有30人以上的华商工厂3485家,占全国十二大城市同类工厂总数的36%;资本总额1.9亿元,占总数的60%;生产净值7.28亿元,占总数的66%。第二、上海机制工业品的市场覆盖面遍及全国,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品生产、供应基地。1912年,上海工业产品总输出额为0.81亿海关两,到1921年已增至2.76亿海关两,增长了2.3倍。第三、上海拥有当时中国数量最多,整体素质最高的企业家阶层,以及稳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队伍。第四、上海工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海工业的资本规模、技术构成、经济效益等等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五、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工业中心,不仅集中了最大量的本国资本工业,同时也是外商在华工业企业最集中的城市,许多国际大资本都以上海为主要工业投资地区。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外商在华工业投资的67%集中在上海。上海已是名符其实的近代中国的工业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