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白银流入量分析

作 者:
刘军 

作者简介:
刘军(1955-),女,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原文出处: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自16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的280年间,在海上对外贸易中,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在上述时期,通过海上对外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约有6亿两。流入的日本白银约2亿两,其中约1/3通过中日直接贸易输入,2/3为转口贸易输入。流入美洲白银约4亿两,其中,经由马尼拉流入的及经由欧洲和美国流入的各约2亿两。这一数量似乎很大,但实际上,尚少于清末对欧洲列强和日本的战争赔款总量,加上清末通过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白银,在包括清末的全部明清时期,中国不但没有白银的净流入,反而有净流出。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8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9)06-0003-07

      白银无疑是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价值量也最大的进口品。本文将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就明清时代通过海上贸易(陆路贸易中的白银流入流出不在本文考虑范围)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得出一个综合的估计。由于作者能力有限,而且相关史料过于繁杂、分散,一些文献易得性差,文献的收集不可能全面,甚至可能遗漏一些极为重要的文献。另外,一些文献对具体的估算方法未加详细说明,从而很难判断其计算口径,是否有遗漏或重复,以及估算值与实际数量的逼近程度。还有一些文献由于语言问题和计量单位难以折算等问题,只好舍弃不用。因此,本文所采用的前人文献只是在自身能力基础上所作出的选择。不过,即使我们不能得到一个精确的结论,一个粗略的、近似的结论也是有意义的。

      一、估算中的困难和采用的方法

      准确地计算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现代人,我们只能对其进行大致的估算。而且,在进行估算时,存在着各种困难,其中主要有:

      1.缺乏完整系统的原始记录。有些所需要的指标根本没有原始记载,有的只是大而化之,常常渗入强烈的主观臆测,甚至经过故意夸大或掩饰的描述。有的虽有记录但记录不全或扭曲。而且,曾经存在过的统计资料也可能遗失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2.各种资料的统计口径不同,计量单位不一。有些原始资料是官方的记录或官员的报告,也有的是当时民间观察者个人的记载,不同记载的口径常常各不相同。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也是五花八门。有些学者在研究中,将计量单位进行了统一折算(包括折算成盎司、公斤或吨等现代计量单位),但这种折算的过程是相当复杂麻烦且极易出错的。

      3.由于可得的资料通常是有关局部的资料,例如有关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某国、某港或某条航线甚至某船的资料。在估算时,学者们通常是将整体分为某几个部分,分别加以估算,然后进行加总,估计出总量。这种分而治之的方法显然更具操作性,但由此也引出了一个难以避免的难题:各个部分有时是相互交叉的,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是很难厘清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学者为此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所使用的资料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现有的研究中,进行估算时,学者们基本都采取了前述分而治之的方法。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按流入白银的来源,分为两大部分或三大部分。有的学者在估算时,将两大部分或三大部分再进一步细分,如将各航线运来的白银再分为由不同国家的商人承担的部分。两分法是将流入的白银分为二大来源:日本白银和美洲白银。三分法则在此基础上,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渠道再分为两条:一是西属美洲—马尼拉—中国,二是西属美洲—欧洲和美国—中国。

      日本白银的大规模开采和大量流入略早于美洲白银,也早于美洲白银而结束。其开始的时间大致在16世纪40年代。17世纪上半叶,日本输出的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白银,而其输出的白银,绝大部分都流入了中国。到17世纪末,日本白银产量已经减少,国内对白银的需求却大幅度增加,并逐渐完成了对中国商品的“进口替代”,日本政府也逐渐加强了对白银输出的限制,从而日本白银输出不断减少。1763年,日本改铸货币,对白银的需求进一步大幅度增加,从而结束了日本向中国出口白银的历史,此后反而有中国船将金银输入日本[10]。日本白银输入中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中日直接贸易,二是转口贸易。当时中日转口贸易则是以葡萄牙和荷兰商人商船为主,此外也有由日本人将白银运至东南亚地区与葡萄牙、荷兰和中国商人进行的第三国贸易。

      西班牙属美洲白银自16世纪中叶开始大规模开采,大规模输入中国则大约自16世纪70年代开始,至19世纪20年代结束。而在19世纪,白银的流入、流出时有变化,总体上说,仍有不少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直至19世纪70年代,中国与欧美国家贸易中才真正转向持续的入超。西属美洲白银,是由西班牙人垄断的,西班牙人在美洲开采、冶炼白银,并将其运往马尼拉,以及欧洲和美国。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基本上均通过购买中国商品而流入了中国。而将白银由马尼拉运往中国的,主要是中国商人,以及西班牙人和参加马尼拉转口贸易的葡萄牙、荷兰等国的欧洲商人。运到欧洲或美国的白银,最终又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入了中国。与统一的中国不同,分裂的欧洲各国林立,通过这一路线,完成将白银运到中国的这一最终任务的国家有很多。大体上说,先是以葡萄牙人为主,后来则主要是荷兰人、英国人和美国人,其中英国人持续时间最长,贸易数量最大,其他欧洲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一过程。

      在前人文献中,为对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进行估计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船数×平均载量。即先估计出某个时期历年进出某个港口或经过某个航线经营中国贸易的某国商船数量,以及每条船平均运载的白银数量,两者的乘积便是该时期该国商船运来(运出)某港或经由某航线运送的白银数量。

      2.出口-进口=出(入)超。例如,用某个时期某个中国港口除白银以外的出口商品货物总值,减去除白银以外的进口货物总值,所得出的就是需要以白银(或其他货币及货币金属)结算的数量。

      3.年平均数×年数。根据某些年度报告推测某时间段运往中国的白银的平均数再乘以计算时期的年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