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商的两种传统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绩,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研究员,杭州 310025;卢敦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杭州 310025

原文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近现代浙商与当代浙商是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主要是基于资本主义商业文明,和金融业密不可分,依赖资本运作和经理人制度,并且与买办经济关系紧密。而当代的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则源于另一种民间商业传统,由手艺人行营天下而逐渐做大,家庭特征明显。但是近现代浙商的文化精神当中,小商品艺工传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当代浙商的发展轨迹又逐渐向大商业传统靠拢。正是两种模式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浙商的发展历史与现有形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字号:

      浙商的繁荣在浙江近代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从鸦片战争以后到民国时期,浙商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改革开放以后,浙商再一次兴起,组成举世瞩目的民营企业群体,当代浙商及其创造的民营经济模式正在被中国各省作为大面积发展民营经济的样本,充满活力的浙商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活的教科书。浙商独特的发展轨迹被称为“浙江现象”,不但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也为全世界所瞩目。

      当代的研究者们震惊于历史的活力,不由自主地将当代浙商的繁荣溯源至晚清民国时期的浙商,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传承关系。地域上的相同为浙商传统的一脉相承提供了天然的佐证,两者之间的确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浙商研究中心在第二期研究论坛中专门讨论浙商的人文特性,与会者大多把这两个时期的浙商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①

      但是,在大量阅读浙商资料以及深入思考以后,我们发现近现代浙商和当代浙商其实分属两种不同的种类,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纠结异常,细胞深处顽强存活着对方的基因。近现代浙商以宁波帮和浔商为代表。采用大资本运作,和金融业关系密切,许多大商人都由买办出身,经营思想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关系密切,其事业呈现集团化的态势。而当代浙商则多在温台婺一带,大多带有“农民企业家”的烙印,发展行业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小商品生产与贸易上,其企业运作带有浓厚的家庭特征。很显然,这两者虽然同是浙江商人,但是无论在行业领域、运作模式、思想观念上差异之大,几乎可说是两种商业模式。

      文化基础既然如此复杂,对浙商发展过程的剖析也不能简单化。以往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历代浙商共同的文化资源,而对于不同时代浙商所继承发扬的不同文化来源缺少细化的分析。仔细分析起来,事实上分属不同的种类。一个是大商业传统,另一个是小商品传统。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尽管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浙商的资本主义商业传统

      近现代浙商以宁波帮为代表。它在资本主义扩张的经济格局下,结合世界大势和中国的经济状况、地方特性等聚集起大量的资本,进行工商业投资,掌控金融事业,并将工商业与金融业交融起来,共同发展。由这一传统所承袭的浙商文化是把握政治大局,顺应时代潮流,上规模、上档次,搞集团化、产业化。这些是近现代浙商的主要存在形态,也构成了当代浙商的理想。

      近现代浙商秉承的是资本主义大商业传统,这与当时的中国经济形势有关。鸦片战争以后,迫使中国门户开放,买办商人出现,现代商业理念输入。当时,“资本”还没有成为帝国全球化的主要扩张手段,连锁产业尚未发展。影响民族资本运作方式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商业理念。可以说,从商业思想的来源看,近现代浙商主要得益于资本主义商业文明。

      买办商人后来成为近现代浙商的主要构成。南浔商的重要人物陈竹坪就是旗昌轮船公司的大买办商。宁波买办也非常吃香,宁波籍买办一旦到某地落户生根,就会引荐各自的亲朋乡里入行学徒或充任雇员,而这些人又可进一步升为买办。宝顺洋行的徐润就是这样由学徒升任买办,并进而成为大资本家的。买办和买办商人是民族资产阶段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买办商人大多白手起家从外商中分得一点利润,取得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发展起来。起初,买办资本是从对外商企业的附股开始积累的,接下来又在清政府洋务派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近代企业投入大量资本。在投资外商在华企业和洋务派企业同时,买办商人还创办了一些自己的企业。如徐润创办上海同文书局。上海几家民族资本缫丝厂和工厂,创办人大都是买办商人。上海第一家民族资本公和永丝厂,即由曾任公和洋行买办的湖州人黄佐卿所创办。源昌碾米厂和燮昌火柴公司由曾任怡和洋行买办的宁波人祝大椿和大买办商人叶澄衷所创办。

      买办商人不仅向民族工商业投入了大量资本,更重要的是,他们精通新式企业的运作方式,对金融资本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对市场经济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够负担起运营现代企业的任务。他们是最早一批接触、了解、学习并实践西方经济思想的商人群体。

      近现代浙商的经营领域也体现了资本主义商业特色。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浙江开始出现私人资本经营的近代新式企业,即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到19世纪末,全省私营企业已达约40家。浙江私营企业相对集中在棉纺织业和缫丝工业以及航运业。新式企业开办的同时,产生了浙江的早期近代资本家和早期近代工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不少浙籍资本家已经在省外,主要在上海,以及汉口、天津等地展开了经营新式企业的活动,成效卓著,影响不小,行业则大多由商业延伸到金融、工业和其他部门。他们往往被称为“浙江帮”,在上海等埠的经济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政治或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运作模式上,近现代浙商已经表现出充分的资本运作和集团化企业构建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以后的一段时间,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以丝织业、棉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20世纪20年代,商资投入建路,获利丰富。外海和内河航运业也进入发展壮大期。各类商业也形成了自己的字号、品牌,开始出现企业文化。金融业更一步发展,商办银行出现。

      辛亥革命以后,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财团。它由江浙籍资本家掌握实力,组成财团核心层。江浙财团在上海有着极大的经济实力,它控制了上海的钱庄业、主要的商办银行、多数纺织工业企业、大多数报关行、各大商号、主要航运公司、设在上海的多数煤矿公司及主要工商业团体,垄断了上海经济。而江浙财团中以浙江系资本最为雄厚,浙籍资本家在江浙财团中居于支配地位。出现了一些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家群体,表现出很大的团聚力,并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