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篇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1994年11月至1995年1 月进行的全国报纸读者调查的研究分析成果。这项调查是受中宣部新闻调研小组委托进行的,它作为《中国报业的总量、结构与效益》大型系列调研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其主要任务包括:“详细了解目前全国报纸读者的基本构成与类型,客观把握处在社会转型中的报纸读者在阅读行为和阅读选择方面的规律及特点,全面准确地测量人民群众对我国报纸工作现状的评价,系统可靠地描述读者对新形势下改进报纸工作的意见和期望”。 这项调查不仅对中央决策部门建立和完善新闻舆论的宏观调控机制,制定报业发展决策提供了参考资料,对各家报社如何办报,特别是贴近群众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报告较长,我们着重刊登读者的阅报目的与兴趣指向的转移和对报纸工作的评价与期望两部分(其中关于对广告的看法,见本刊今年第八期),对报告的其他部分只刊登结论性概述,此外我们还删去了报告中技术性方面的说明和表格。 当然,任何调查方法也免不了局限。我们发表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向报界朋友及管理部门拓展思路提供一家之言。 一、“第一传媒” 尽管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巨大,但对我国的报纸读者而言,报纸仍不失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一传媒”。调查表明,报纸是帮助读者“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本地(或本行业)的情况”、“了解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居第一位的主要消息来源,而在帮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及“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知识和信息”方面则分别仅次于电视和书籍,是居第二位的主要消息来源。调查同时显示,作为影响读者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看法的“第一”消息来源,报纸受到绝大多数读者的信任。 二、“传——受”格局 耐人寻味的报纸“传——受”格局:调查表明,人们接触率最高的报纸是地方省市报、文摘类报纸;一些人不读报或很少读报的主要原因是:“没时间”、“报价太贵”及“看了电视、听了广播,没必要读报”;在现有的读报者中,约有一半的人自己不订报;在个人自费订阅的报纸中,自费订阅最多的是文摘类报纸、晚报、周末报(或娱乐类报纸);自费订阅最少的是经济类报纸、行业报、全国性综合类报纸;就报纸的可读性而言,报载内容受读比例最高的报纸是文摘类报纸、晚报、地方省市报、周末报(或娱乐类报纸)。 三、由“软”及“硬”:我国读者阅报目的和兴趣指向的结构性转移 1.阅报目的:新闻第一。调查表明,我国读者阅报的首要目的是“了解国内外时事”;其次是“增长知识,充实自我”、“开阔眼界,丰富见闻”等知识性的要求;再次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必然表现出的“了解各种方针政策”、“了解各种社会观点”、“了解本行业的动态”和“认识社会,了解他人”的社会性需求。同时,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之余学会某些实用技能及获得精神调适的实用性、消遣性的要求也程度不同地成为人们阅读报纸的基本目的。 阅报目的是读者对报纸需求倾向的集中表达,它显示读者从报纸上主要想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服务的基本意向。尽管客观上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但其需求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某种一致性来,这种一致性的阅报需求便是读者对该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报纸传播基本的社会角色期望,而这种基本的社会角色期望也正是报业运作的社会基础。那么,我国报业现存的这块“基础”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呢? 本项调查共设十一个常见的阅报目的选项,请被调查者逐一反映其在阅读报纸时的表现程度:是“从不”、“很少”、“有时”、“经常”还是“几乎总是”。调查结果表明,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读者阅读报纸的目的呈四个梯次顺序分布:第一目的群为:“了解国内外时事”;第二目的群为“增长知识,充实自我”、“开阔眼界,丰富见闻”;第三目的群为:“了解各种方针政策”、“了解各种社会观点”、“了解本行业的动态”和“认识社会,了解他人”;第四目的群为:“获得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学会消闲与消费”、“排遣烦恼,获得精神调适”、“消磨时间,休息消遣”。其次,读者阅读报纸的目的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复合性的。在调查问卷所列的11个目的选项中,除个别选项较少中选外,其余均有相对均匀的中选比例。这表明广大读者的阅报目的虽有所侧重,但并不十分集中。具体地说,读者要求报纸首先要作为“新闻纸”而具有“新闻味”;其次,他们要求报纸作为“人民的教科书”而充满“文化味”;同时他们要求报纸作为一个关注社会和时代问题的思想者和观察者而具有“社会味”,并且,他们出于日常生活和精神调适的需要也要求报纸能具有相当的“实用味”和“消遣味”。当然,从对各种阅报目的所获的目的指数的分析看,前三个目的群为人们阅读报纸的经常性目的,而后一个目的群则为人们阅读报纸的临时性目的。 2.由喜“甜”“软”转为求“辣”“硬”:兴趣指向的转移。调查表明,当前人们阅报的兴趣点普遍集中在“国内突发性事件”、“国内重大人事变动”、“国家政策与法令”、“批评报道”和“揭露腐败分子的报道”方面;而对前一段曾被“炒”得火热的报道名人、明星的新闻以及描述凶杀及性罪错的新闻则有相当多的人表示“毫无兴趣”甚至“十分反感”。 不同的时期,人们阅读报纸的“口味”和要求是不同的。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报人,一方面要积极满足人们合理、健康的阅报要求;另一方面要分析、鉴别人们不合理、不健康的阅报要求,进而加以引导。然而,无论是积极满足,还是分析引导,其有效性的前提就是对读者的阅报要求和“口味”必须“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满足才能是“有的放矢”的满足,引导才能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而建立在科学手段基础上的读者调查恰好为此提供了进行全面可靠把握的最好办法。本次调查为探寻和捕捉我国读者当前阅报的兴趣点,详细列举了从“软”到“硬”,从“甜”到“辣”的15项我国新闻媒介经常性的报道题材,请填答者针对不同的报道题材分别做出“很感兴趣”、“有些兴趣”、“无所谓”、“毫无兴趣”或“十分反感”的选择,以期详细了解了读者对各种题材报道的“口味”和兴趣。调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