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思维的理论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丹伟,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杨丹伟,男,浙江黄岩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内容提要:

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现实主义理论与政策设计在反对“台独”活动中有其独特的功效;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则印证了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但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均无法解决两岸矛盾中最为根本的两岸集体认同的差异和对立。以“两岸命运共同体”为主轴的对台新方略,是两岸和平发展时期大陆对台政策的创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色彩。对台新方略,从两岸社会的视角对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民间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希望通过两岸合作机制的建设,促进两岸民众共同生活圈的形成,渐次消弭两岸之间各族群的矛盾,在共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塑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从而奠定两岸之间的集体认同,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10)04-0008-09

      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实施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政策基石,以两岸“和平发展”为主轴,以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理性、务实地稳步推动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实现的对台方略。新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顺应了两岸关系中出现的从反对“台独”到追求和平发展战略重心调整的新趋向。新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按照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理论流派来衡量,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①

      国际关系理论中三大主流学派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就理论基本点而言,现实主义注重双方的力量对比,强调“权力”的作用,认为实力对比决定了国际社会的基本格局。自由主义重视“利益”因素,强调在“利益”诱因下合作双方逐渐形成规则和制度,从而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合作与稳定。而建构主义则强调人为实践的重要性,突出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主体的认同、互动和文化因素在相互关系中的重要性。

      国际体系具有多元内涵,不仅存在现实主义强调的权力因素,也存在自由主义看重的制度因素,同样,建构主义所论述的社会因素也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同样存在着权力因素、利益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层面内容。本文通过对两岸关系中曾经出现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设计的讨论,分析其功用得失,并以建构主义为工具,对新时期中国政府对台政策中的和平发展新思维作理论解读。

      一、两岸政治对立与现实主义

      按照现实主义理论,由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行为主体(主要是指主权国家)的功能是不变的,影响国家行为的主要变量是国际体系中的力量分布或国家间的能力分配,因而国家的能力和国际体系的极数(大国的数目)成为影响国际体系的最主要因素。这样,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相对权力位置就决定了该国的对外政策行为。现实主义试图通过聚焦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权力位置,寻求国家权力位置和国家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预测和解读国家的对外政策。权力政治主要通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追求自主、发挥影响两种形式表现出来,而权力是其核心概念。虽然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各种流派对权力内容的理解存在分歧,但都认为国家权力的核心部分是军事和经济力量。②

      在现实主义的视野中,两岸关系的实质是两岸之间实力的角逐,是大陆与台湾在两岸权力结构中的争夺和较量。两岸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的对比,是决定两岸关系发展走向的关键。台湾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大陆要求国家实现完全统一与台湾要求“独立”自主的权力之争。

      在大陆看来,台湾问题是关系到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台湾任何走向“独立”的倾向是中国政府绝对不能容忍的。两岸间这种“独立”与统一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在2000年以后民进党执政期间,两岸主权之争更趋于激化。台湾当局不断进行分裂活动,逐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在岛内推行“本土化”运动,经济上拒绝“三通”,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在国际社会上加紧公开制造“两个中国”的活动。不断推动的“台独”活动威胁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阻遏台湾的“台独”趋向,维系两岸关系的大局,成为这个时期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出发点。两岸之间围绕着统“独”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两岸政治上的敌对、军事上的对抗造成了两岸关系紧张。从军事和安全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政府在争取和平统一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军事实力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的作用。“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出发点”,而台湾当局也把加强军事力量和争取外国势力的军事支持当做保护台湾的“主权”与“安全”的重要筹码。由于敌对性质的政治关系的存在,双方互不信任,又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使一方军事力量的增长很容易引起对方的疑虑,导致对方对军事力量的相应加强。中国政府国防预算的增加和在东南地区军事部署的调动和例行军事演习行动都被视为“威胁”,台湾当局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其军事力量,包括向国外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这又使中国政府认为台湾当局试图通过加强军事力量来对抗大陆统一的政策,导致对大陆的国防力量作相应调整。③ 军事竞赛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两岸关系陷入到一个长期政治敌对、军事对抗的格局。

      在外交领域,台湾极力扩大“国际生存空间”,争取更多“邦交国”对其的“外交承认”。这诱发了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外交角力战。其恶果是,表面上大陆与台湾在分别争取各自的主权独立之尊严,但却变成两岸在国际社会的零和竞争。

      以实力对比为出发点之两岸斗争,印证了现实主义关于不同政治实体在无政府状态下为求生存自保积极发展军事力量所造成之军备竞赛的理论。台湾的军购和中国政府“不放弃使用武力”的立场宣示,正是现实主义理论思维的产物。

      根据现实主义的观点,大陆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台湾的军事压力等现实主义的政策设计,对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阻止台湾滑向“台独”方向,起到了有效的阻遏作用。

      中国政府坚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和强大的实力确保了台湾当局不敢贸然走向“独立”,但是政治敌对、军事对抗的恶性循环使得两岸关系的前景令人担忧。根据汉斯·摩根索的理论,这种双方军事力量的循环增长一般要到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对自己的政策目标作出相应的调整,或者有一方取得决定性优势之后才可能停止。其结果不是弱方屈从于强者,就是以战争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两岸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得不到解决,就只能回归到以现实主义方法解决问题的道路,两岸之间的分歧只能通过军事冲突来解决。这显然有违于两岸人民的意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