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之历史性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相平,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内容提要:

自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讨论一直持续着,提出了相当多的构想。1992年后,关于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华经济圈、中华经济体、两岸自由贸易区(FTA)、两岸共同市场、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其类似安排、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模式上。同时期,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度性的前进,则使得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发突出。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0)2-0141-12

      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虽然尚未最后底定,但基本成型。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变故(如重大政治事件的干扰),两岸签订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应是指日可待之事。一时间,“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再次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

      两岸签订ECFA固然是30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之必然,也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所催生,但关心和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之有识之士数十年来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则不应被忘记。

      各种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模式的提出

      1.1980--1990年代初多种经济合作模式纷呈

      1980年初,香港学者黄枝连就提出,要在两岸四地建立“中国人共同体”,80年代中后期,类似的模式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讨论的焦点。从1980年到1992年间,有关“中华经济”交流、合作的理论性模式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有近30个之多。

      无疑,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大陆—香港—台湾之间经贸活动逐渐热络、特别是港商和台商在珠江三角洲和福建沿海地区的投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是种种模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的根本原因,而海内外学者对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热情关注则是其直接动因。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模式中的大部分为人所忘,但它们在内涵上涉及“经济圈”、“共同体”、“共同市场”、“自由贸易体”等多个层面,为此后的讨论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1992年后,关于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华经济圈、中华经济体、两岸自由贸易区、两岸共同市场(FFA)、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其类似安排等模式上。

      2.从“中华经济圈”到“中华经济体”

      1992年1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倡议,由台湾、香港、广东省、海南省和福建省共同建立华南经济协作区,这是大陆研究机构首次公开提出建立两岸三地经济合作机制;1992年3月,台湾“经济部”则认为“大中华经济圈已有实质意义”,因而提出建立台湾、广东、福建、浙江以及上海的华南经济圈方案。①这是“大中华经济圈”的雏形。

      “大中华经济圈”首先是以“华南经济圈”的形式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两岸经贸交流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不过,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和扩展,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地域范围逐年扩大,“大中华经济圈”的范围随之扩大。

      1994年,在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把大陆、台湾、香港视为一个整体的分析单元,并且称之为“华人经济区”。世界银行并预测这个“华人经济区”在今后十年内会壮大至足以与美国、日本、德国分庭抗礼。②

      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对建立“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台湾学者普遍认为,“若能利用台湾及香港长期经济发展,累积雄厚的资金、科技优势及国际贸易的丰富经验,再配合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则将可形成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区域经济圈”③。“大陆的经济潜力更使人深信,台湾、香港、大陆的大中华经济圈的成立有其必要性”④。2002年,台湾学者邱永汉则进一步提出了“海峡两岸已形成一个经济实体”的观点。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林长华教授为此撰文强调:“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经贸关系朝着一体化的趋势发展,现在已形成密切而不可分离的状态。这种经济关系还将进一步发展。”两岸三地的这种经济关系,林长华称之为“中华经济体”,而且它“反映了两岸三地已经形成一个市场,经贸不可分的客观事实,符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潮流”⑥。

      3.两岸自由贸易区(FTA)

      2002年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纪念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更加突出”,海峡两岸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挑战,“理应甘苦共尝,相互扶持”,他提出,“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愿意听取台湾各界人士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密切两岸经济关系的意见和建议”⑦。

      随后,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声明,“未来两岸的经济合作机制也包含自由贸易区”。这个说法在台湾岛内立刻引起热烈的反响。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认为,“就国际潮流趋势而言,在面对‘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两大浪潮中,两岸只有秉持‘资源分享’、‘经济共荣’区域合作精神,方能因应全球化的严厉挑战”。因此,他提出“台湾应可提出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FTA)以为回应”⑧。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许嘉栋也认为,“未来两岸若能朝向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前进,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将有利于两岸经贸得以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对台湾整体产业来说是“利大于弊”。⑨

      2005年5月12日,在“胡宋会”后发表的《会谈公报》中,提出了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从中可以推测出这应该是亲民党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主要模式选择。⑩2005年9月15-16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与亲民党中央党部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第一届“两岸民间精英论坛”,亲民党方面提出“以金门、马祖、澎湖作为‘自由贸易特区’试办点的主张”,则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