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富春(1963-),男,湖北仙桃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美学研究,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在21世纪初,当我们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有实践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一实践不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必须思考中国的现实,也就是革命和建设的现实。而当我们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的命运的时候,却怀有期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切中中国的现实,而且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思想,这个传统思想也就是以儒道禅为主体的智慧。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它除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外,还必须建构天道论美学和人道论(心性论)美学。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0)04-0001-06

      马克思主义虽然起源于欧洲,但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百年的中国现当代思想史虽然纷繁复杂,但其主体部分无非三家:其一是西学,其二是中学,其三是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甚至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现当代的思想史是不可能忽略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和影响的。尽管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其自身的本源而言依然是欧洲的,而不是中国的。中国古典的思想是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它们自身不仅不是马克思主义,而且也不可能自发地通向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马克思主义自身不同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独特本性。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或者说,什么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整个思想结构的根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将它说成是革命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切中其本来面目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一经典性的总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1]776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自身而言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只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一般解释,而所谓辩证唯物主义不过是马克思之后的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构建的一个关于世界的一般理论。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应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学说。

      马克思将人类的历史世界理解为一个对立统一的结构。其中,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构成。一方面,生产力作用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它们作为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而上层建筑是被决定性的。这就是马克思所描绘的历史世界的图形。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立于何处?它把人类历史既不是理解为一个自然或天道的过程,也不是理解为一个上帝创世的过程或者是精神的演变过程,甚至也不是理解为抽象的人的存在,而是理解为一个现实的经济活动,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马克思将这种人类的经济活动也表达为劳动或实践。

      不仅人类的历史,而且人自身的本性都必须由实践来理解。在马克思自身所属的西方的传统中,人一直被理解为理性的动物。在存在者整体中,人虽然被归属为动物,但是一个特别的动物。其特别之处在于,人具有理性。所谓理性就是思想,而且是一种具有原则能力的思想。它说明根据和建立根据。正是凭借理性,人和其他动物相区分。但马克思反对这种对于人的本性的规定。在他看来,人首先是一个生产者、劳动者和实践者,其次才是一个理性的人。因此,理性必须置于人的生产之中,而不是反过来,人的生产置于人的理性之中。

      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的活动。它既不是动物般的本能的活动,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思想的意识的活动,而是人的现实的活动。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和人自身的过程,这一过程聚集了多重关系。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是以人与自然界共同存在为出发点的。人不再只是从自然界里直接地获得生活资料,而是通过对于自然界的改造加工间接地获得生存所需。所谓生产就是人通过工具从自然界中制造出人所需要的产品。

      其次是人与他人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也建立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是作为整体才能去改造自然。在一个整体中,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多重性的,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最后是人与精神的关系。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它们都包括了身体和心灵的关系。人不仅用身心与自然交往,而且用身心与他人交往。但身体与心灵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

      作为上述三重关系的聚集,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具有极为丰富和广阔的意义。人们不能把生产作片面化的理解,只是看到多重关系中的某种特别关系,而要把它作综合的把握,不仅要看到多重关系,而且要看到它们的相互交织。更重要的是,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要置于人的生活世界的整体之中:一方面,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不能等同于生活世界的整体,另一方面,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是生活世界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