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4-0048-04 [收稿日期]2010-05-05 一、风神崇拜与“向生之力” 中国古代的风神崇拜源远流长。《帝王世纪》载:“太吴庖牺氏,风姓也。”又称:“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氏制度。”[1](卷1)《甲骨文合集》记载:“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因,风曰凯;西方曰丰,风曰彝;北方曰勹,风曰冽。”[2](P2046)《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与有济之祀。”可见,风神崇拜在中国远古时代即已盛行。 神灵的力量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生民构成毁灭性危害的力量,如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蚩尤、共工及西方古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等;二是呵护生命的“向生之力”,中国神话体系中大部分神灵都属于后者,如女娲、后羿、神农等。中国古人强调风神呵护生物、促进万物生长给人类带来祥瑞和生机的一面,“万物尊天而贵风雨……所以贵风雨者,为其莫不待风而动、待雨而濡也”[3](《版法》)。而八风中具有破坏性力量的“厉风”、“寒风”则并未进入祭祀的神坛。 历代风神多以母性形象及具备生育性的形态示人。在中国上古创世神话中,诞育了人类的伏羲、女娲兄妹即姓风。《绎史》载:“(盘古)垂死化身……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旷。”在甲骨文中,“风”字形为一只戴有冠冕的鸟。神鸟凤凰即风,与龙蛇(阳性)崇拜相对的凤鸟(阴性)崇拜成为后世至尊至贵的妇女的象征。《淮南子·地形训》:“有娀氏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知风之鸟是有娀氏、商人和秦人的祖源。在周人的祭祀体系中,风神皆以富有“生命力”的母性面目示人。 “风”的含义在后世不断内化而指向了人的精神风貌。风神所象征的正向价值——巨大力量和强烈的生命律动普遍被儒家文人所吸纳,文学语境中的“风”被普遍认为是“思想感情的一种比较充沛的感染力量”[4](P91)。风神的“向生”之旨又使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远离了负向价值——凶残、暴虐、灭世等内涵,要求人们在表达喜悦、愤怒、悲伤等生命情感的同时,又不放弃希望,对现实进行积极干预。“风”往往与“骨”、“力”等力道充沛的字眼相组合。如“建安风力”,指鲜明、强烈、慷慨的感情特点。 在衍化过程中,“风神”一词渐渐逐渐脱离了具象的神祗或位格,而成为抽象的精神理念,最终演变为中国文论中独特的审美批评范式。作为审美范式的“风神”强调对情感、生命意识、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风神”一词最早见于晋宋之际的人物评论,用来描述当时名士飞动轩扬的精神状态。有“六一风神”之誉的欧阳修提出“穷而后工”,“诗出于民之情性”,“内有忧思感情之郁积……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5]。他认为,政治逆境能使文人感激发愤,创造出思想激越深刻的优秀作品,从而影响舆论,改造现实。姜夔《续书谱》有“风神”一章,将“人品”列为第一要素,推崇个人品性之端正。宋濂在《曾学士文集序》中对“风神”的内涵作了总结:1.风神出于人物“骏发渊奥”的内在精神。2.结构上“起伏敛纵”则风神自远。3.音节形式要有“一唱三叹”之美。4.要有力有气。这从创作主体和形式两方面提出了矫健高迈、弘扬主体精神的要求。此后,归有光、茅坤、何焯也多以风神评论散文;陈衍、李贽等人则对散文理论中的风神论进行了阐释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注重生命意识、个体精神的完整的风神理论体系。在这种美学思想观照下,提炼主体的冥思观悟、重视事物内在的哲理、追求深沉迈劲的生命律动成为中国古典散文美学的核心理论[6]。 先秦风神崇拜中饱满的生命力及其正向的社会作用力激励着士人元气淋漓、神采四射的生命光彩,反映了士人阶层修身济世的理想。 二、风神崇拜与“和谐之美” 风神崇拜对中国古代思想崇尚“和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音乐的影响。乐舞是人类艺术的肇始,有人类学家甚至认为,乐舞是文明的第一推动力。先秦音乐作为其他文艺形式的基础,其核心思想是“协”,而这种思想的源头就是风神崇拜。 《淮南子·天文训》:“律之初生,写凤之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此声之宗也。”《大荒西经》:“有兖州之山。五采鸟仰天(而呜),名曰鸣鸟。爱有百乐、歌、姖之风。”这里指出,风神凤凰的啼鸣即原始音乐的雏形。古人称民歌为“风”、“风谣”、“风诗”,《国风》得名便源于此。《叔苴子》卷三:“故风者,天地之神气也,一声具六律之音,一气备四时之变。”《吕氏春秋·音律》:“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以生十二律。”刘向《别录》:“邹衍居燕,燕有谷,地美而春不生黍稷。衍吹律,暖气乃至,草木乃生,至今名黍谷。”《汉书·律历志》:“黄钟,施种阳气于黄泉孳萌万物;大吕,言阴大旅助黄钟宣气而牙(芽)物;夹钟,言阴夹助大族宣四方之气而出种物。”这种秉“天地之气”而形成的原始音乐除能催生五谷外,还具有以下两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