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0)07-0101-04 阿诺德·贝林特是美国长岛大学教授,也是一位活跃于当代国际关学界的重要美学家,1995-1998年间曾担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艺术与介入》(Art and Engagement,1991),《环境美学》(The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1995),《生活在风景中》(Living in the Landscape:Toward an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1997),《审美场:审美经验的现象学》(The Aesthetic Field:A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2002),《美学的再思考》(Re-thinking Aesthetics:Rogue Essays in Aesthetics and the Arts,2004),《感性与感觉》(Sensibility and Sense,2010)等等。 《艺术与介入》是阿诺德·贝林特的代表作,此书中译本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审美介入”(aesthetic engagement)概念是贝林特美学的理论基点,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挑战18世纪以来的审美无利害传统,摒弃二元论,强调积极的融入以及主客体的互动、交融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正如贝林特所说:“审美介入”代表了这样一种立场,它“主张连续性而不是分裂,主张语境的重要性而不是客观性,主张历史多元论而不是确定性,主张本体论上的平等而不是优先性。”阿诺德·贝林特把这种新的美学精神推进到包括环境美学、当代艺术等更广阔的范围,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这样,“介入”既成为一种有效的经验方式,也成为当代美学理论的解释原则。在他的倡导下,“介入”而不是“旁观”的审美态度,已逐渐成为当代美学发展的一种主导性潮流。下文为笔者近期对阿诺德·贝林特教授所做的访谈,希望使学界对当代西方美学的新发展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问:在很多地方,您都提出了“审美介入”的概念,您想通过这个概念表达什么?它在您的美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于当代美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比较大。在我看来,知觉经验是美学的中心。它是理论的起点,欣赏的终点。这正是我把美学看成是一种感觉理论的原因。我用来描述欣赏性经验的概念“审美介入”处于中心位置,它因此成为审美理论的核心理念。它确信审美欣赏需要感知者的积极参与,不仅仅是专注于对象或事件,而是赋予这个过程以活力,进入它,并促成它的实现。 比较一下康德的“无利害的静观”,就能更好地理解“审美介入”,康德的这个理念更多地来源于哲学史,而不能作为强烈的审美欣赏(无论是对艺术还是对自然)的典范。康德的无利害观念的直接来源是早他半个世纪的夏夫兹伯里和哈奇生的道德论,在他们那里,它被用来指涉道德判断的客观性。但是,适用于道德判断的标准不一定适合审美欣赏。因为没有什么比审美经验更个人化、更私密了,也没有哪种经验比审美经验更强调感知者的根本性作用。审美经验是独一无二的、具体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想在这里完全放错了地方。我们必须以一种与西方哲学中普遍的主客二分的二元论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介入”。 “审美介入”的另一个特征是:它是欣赏性的经验,杂糅了个人的、指向对象的或情境的要素。我认为,当审美欣赏最大程度地实现时,我们的感官知觉与图像、与音乐的展开或风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不能分解的经验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特征只能在反思性的分析中才能得到凸显。每一次的发生都独一无二。对不同艺术和风景的审美分析都有助于辨别这些艺术或环境共同的特征。“审美介入”是一种强烈的欣赏性的投入,而对欣赏的判断是依据它的包容性和强烈性的程度,这种包容性和强烈性正是各种情况下的审美欣赏的特征。但是,欣赏性的经验只能在具体情况下才能进行。 因此,“审美介入”明确地提供了传统美学的静观理念之外的另一种选择。除此之外,它还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关于传统的欣赏经验的解释以及关于艺术革新的说明。它还包括对于在传统的艺术和自然美范畴之外的那些活动和遭遇的审美经验的不断提高的认识。“审美介入”支持对审美价值和审美经验的新的理解,它为审美理论的新方向提供了基础。 问:您刚才提到了康德,我们看到,您的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尤其是康德美学的颠覆之上。有人说,当代美学已经进入了后康德时代,您认为,康德的观点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局限、失误甚至是错误? 答:如果我们历史地看待康德美学的话,我们就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突出贡献。与此同时,历史视角也能够使我们从现在的立场出发认识到它的局限。当我们形成新的观点以说明自己对艺术、文化和美学的理解的变化时,康德的美学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对照和比较的基点。他关于美的一些讨论仍然很有教益,并且,我发现他关于崇高的讨论依然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我认为,康德的美学有局限性,会产生误导。它的局限性体现在它对自然美的定位。但是当康德思考崇高的时候,又很有启发性。艺术向美学提出了很多问题,而他的理论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它的局限性还体现在它所依据的假设,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趣味判断中关于普遍性的逻辑理念。康德认识到他不能在逻辑基础上构建这种理论,但是又认为这种普遍性是必要的,因而采用了“共通感”的概念,这个观念完全是一个虚构,他将之作为达到他称之为“主观普遍性”的可能性的基础。因为这个逻辑上的失误,康德把美以及他所谓的趣味判断看成是非认知性的。我认为他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但是我是基于不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