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5-0091-07 回顾中国当代美学的历程,大体上可以这样描述:20世纪80年代是启蒙(理性)主义,90年代是现代主义,21世纪以来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启蒙理性)的反拨。现代主义也反拨现代性,但它是以审美超越批判现代性,从而导致精英化的审美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反拨现代性,主要是以解构主义和身体性来消解理性,从而导致大众化的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理性的反拨较之现代主义更为彻底,它表现为对本质主义的否定,对意识哲学(美学)的否定,对主体性的否定。这三重否定彻底终结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开辟了美学发展的新天地。因此,21世纪以来,国内引进后现代主义的动向有其合理性,是中国美学现代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是,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否定,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具有破坏性,而缺乏建设性,从而导致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和绝对的历史主义。应该说,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拨,并不是事情的终结,它只是现代性的反题,而不是合题;它应该进行再一次的否定,即否定破坏性的后现代主义,克服其片面性,走向合题,这个合题就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事实上,虽然解构主义、身体主义成为主流,但后现代主义也不是铁板一块。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未完成的事业,需要重建。而后现代主义中还存在着“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一派。大卫·雷·格里芬提出了重建人与世界关系的“返魅”思想。这为中国当代美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当代中国,美学建设不应停留于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追捧和仿效,而应该超越破坏性的后现代主义,走向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应该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思想,主要是反对形而上学、理性主义的思想;同时也继承了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主要是审美超越思想,并且克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缺陷,构建一个更富有建设性的新美学体系。 一、超越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确立审美的超越性 西方哲学存在着一个久远的本质主义传统,而终结本质主义就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任务。古典哲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的基础上,它认为存在是实体性的,而实体是超历史的、非主体性的绝对存在。因此,世界具有绝对的本质,形成了绝对的知识,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以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认为不存在一个超越历史规定的绝对本质(实体)。它认为,所谓“本质”,不过是一种历史性的、地方性的知识,而知识是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的构造。德里达提出语言不是指向所指的能指,而是一种无终止的能指的“延异”,因此意义不是绝对的,而是不断被推延、消解的过程。福柯认为知识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而是话语权力的构造,“知识即权力”。因此,所谓知识、真理,就成为权力的虚构。新历史主义主张,一切知识都是历史性的,而意识形态构造了历史,构造了知识。总之,后现代主义瓦解了西方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也消解了一切关于本质的言说。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美学也走向了反本质主义。它认为,没有普遍的、绝对的“美的本质”或“艺术的本质”,它们都是历史性的话语形态;审美、艺术成为一种无本质的语言游戏或历史现象。基于这一认识,中国的一些学者在撰写文学理论著作特别是文学理论教材的时候,回避了诸如文学的本质等问题的论证,而仅仅进行该问题的历史的考察,把理论问题变成了学术史问题。 后现代主义反对本质主义有其合理性。本质主义建立在实体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它认为,存在的第一范畴是实体,实体是现象后面的本质,具有不变的、永恒的、绝对的性质。在现代哲学看来,实体是一个虚构,是一个假命题。自我与世界都不是实体,而是存在的构成要件。因此,事物不具有实体性,也没有绝对的本质;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只是一种打上了主体性印记的知识,而不是绝对的真理。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这只是对现实存在而言才具有合理性,而不能引申到本真的存在领域。但后现代主义反对本质主义,取消了一切本质,导致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它把反本质主义推广到审美领域。它认为,审美(以及艺术)也不具有自己的本质,仅仅是历史性、相对性的知识。这意味着,审美和艺术的本质,只是一种历史性的话语构造,并没有质的规定性,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这实际上取消了审美与艺术的自身规定性,因为审美和艺术具有超越性的本质。 在否定了实体论的本质主义后,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应该克服破坏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弊端,确立存在论的本质主义。反对实体性的本质主义并不等于反对一切本质的规定,除了实体性的本质观外,还有超越性的本质观。在实体范畴被现代哲学否定后,存在由实体性的存在者回归了存在本身。存在的本质不再是实体,而是存在的意义;而存在的意义是经由个体性的存在者(此在)领悟的,它不是在场的、有限的、现实的,而是不在场的、绝对的、超越的。这样,实体论的本质主义演变为存在论的本质主义,实体性的本质被超越性的本质取代。但是,必须说明,海德格尔前期思想中虽然否定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肯定了存在的超越性,但是他对超越的理解并不明晰,他的超越还没有完全离开现实领域,仅仅是生存筹划的可能性;本真的生存还是指个体的独立选择即此在的先行到死的决心。因此,他前期思想没有走向审美主义,生存的超越性没有导致审美。只是在后期,他才走向审美主义,通过“诗意地安居”而走向本真的生存,领悟存在的意义。 对于美学、文艺学而言,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应该继承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自的合理成果。这意味着一方面吸收后现代美学的反本质主义,否定审美的实体性(现实)的本质;另一方面继承现代美学的超越性思想,肯定审美的超越本质,而超越即自由。不能以反本质主义为由,否定审美的超越性、自由性,而必须肯定审美的超越性、自由性。这就意味着美不是实体,不是确定的现实属性,而是一种意义,一种超越的意义。对艺术而言,应该由以往的艺术单一本质说变成多重属性说。传统的艺术理论或者认为艺术具有认识论的本质(真)或意识形态的本质(善),或者具有审美的本质,总之具有单一的本质。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美学认为,艺术具有多重属性,包括现实属性和审美属性,而现实属性是基础层面的属性,审美属性是超越层面的属性。在艺术的现实层面上,首先应该否定实体性的绝对本质,承认艺术的意义具有历史性、现实性的一面,关于它的知识也具有历史性、现实性,而不具有绝对性。同时,艺术还具有超历史、超现实的层面,它作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不被现实、历史决定,而具有超越性的自由本质。艺术由此被规定:在现实层面上,它没有绝对的本质,而是随历史变化的,受意识形态制约的;在审美的层面上,它具有超越性的本质,它指向自由。所以,艺术有现实性、历史性,又有审美本质,它不是日常生活,不是意识形态,具有超越性、永恒性。承认了艺术的现实属性,才有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承认了艺术的审美本质,也才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艺术的永恒性以及由审美价值决定的艺术的高低优劣之分(艺术性)。抹杀艺术的审美本质,把一切归结为话语权力的构造,不符合艺术的实际和人们的审美经验,等于否定了艺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