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领导新中国28年,他的目标是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使之以崭新的先进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无疑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没有现成的书本答案,又不能照抄外国经验,只有靠中国人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毛泽东提出过许多重要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本文不是要全面论述毛泽东这方面的思想,只是就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关于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 在处理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也就是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这两者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反映出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的发展变化。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全面确立的时候,毛泽东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作了一个大致的划分,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并宣布从那时起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搞建设。他说:“从鸦片战争反帝国主义算起,有一百多年,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就是搞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改变上层建筑和社会经济制度,这仅仅是为建设、为发展生产、为由农业国到工业国开辟道路,为人民生活的提高开辟道路。”①“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任务转到什么地方?转到搞建设,率领整个社会,率领六亿人口,同自然界作斗争,把中国兴盛起来,变成一个工业国。”② 这些认识,毛泽东在1956、1957年间,曾在多种场合,多次地反复强调过。这些认识进一步发挥了党的八大路线。八大路线的核心,就是对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科学论断,确定从今以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但不久,在整风反右的斗争中,发生了扩大化的问题,与此相联系,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也作出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就在1957年10月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改变了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重新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是主要矛盾。这标志着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开端,但是当时还没有立即影响到党的实际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改变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并不意味着毛泽东不再重视发展生产。毛泽东关于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思想始终没有改变。在一段时期内,他仍然以主要力量,聚精会神地抓生产,抓经济建设。 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三个月,1958年1月,毛泽东就提出把党的工作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要求县以上各级党委都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一定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这实际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八大路线的延续。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所鼓舞,已经和正在形成生产高潮。这种情形深深地感动了毛泽东。但是,由于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他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大跃进”很快遭到挫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当然,应当看到,搞“大跃进”的主观动机毕竟是为了尽快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贫困落后面貌,迅速发展生产力,这反映了几代中国人强国富民的热切愿望。毛泽东说:“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得到解放。”③ 这些话,也反映了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一种真实心态。毛泽东不能容忍奋斗了大半生所建立的新中国长期落后下去。 还应当看到,对“大跃进”发生的错误,毛泽东是最早发觉到的,并立即进行反思、努力加以纠正。为了克服“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困难,在毛泽东主持下,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到1962年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在调整政策的过程中,对形势的估计和对采取的某些措施,党内发生了意见分歧。以包产到户问题为导火线,使毛泽东认为有些领导人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引发了他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又进一步重提阶级斗争。他说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并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资产阶级企图复辟的危险,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基础。接着,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标志着毛泽东强调阶级斗争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但这时他仍提出,不要让阶级斗争妨碍了我们的工作,要把工作放到第一位,阶级斗争不要放在很严重的地位。由于对阶级斗争作了一定的限制,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得以继续顺利进行,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时,也并没有放松对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关注。在社教运动中,他提出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相结合的思想。他是这样说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者必须结合。只搞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而不抓阶级斗争,人的精神面貌不能振奋,还是搞不好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只搞生产斗争,不搞科学实验,行吗?只搞阶级斗争,而不搞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说拥护总路线,结果是假的。”④ 又说:“只讲生产,不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结果增不了产。光搞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搞增产,也要垮台。”⑤ 他强调,要使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有利于生产;社教运动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紧密结合生产;衡量社教运动搞得好坏的标准之一要看是否增产,“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生产”,“生产要发展,如果生产搞坏了,下降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是失败了”。⑥ 在毛泽东看来,抓革命,抓阶级斗争,应当而且能够促进生产,因而用抓阶级斗争、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来促进生产的发展,叫做“抓革命,促生产”。实践证明,这并不是好办法。它可能奏一时之效,但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旦把阶级斗争夸大和强调到各项工作之纲的不正确的地位,不仅会造成社会和人们思想上的紧张空气,还会使一些干部和群众难免受到错误的打击,挫伤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生产积极性,而且天天搞运动,也就不可能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去抓生产,因此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反而严重影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