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歌声刚刚唱响,1981年1月1日,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就破土而出,这也是财政部试点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它最初的名称是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因顾虑到与“财产公证”混淆,遂于1983年1月1日更名为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后因1998年改制,最终演变成现在的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 破晓:为引进外资 1931年元旦,没有鞭炮和鲜花,“没有任何活动”,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静悄悄地成立,并正式开业。 “它的诞生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促进外商投资中国企业。”一位从1983年就进入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并工作至今的老员工这样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 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提出后,吸引外资变得重要起来,但这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提上了日程。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公布后,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立经营的企业在中国陆续建立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这些企业的会计账目应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和验资。 但是,解放初期至1980年期间,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模式,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基本处于停办阶段。或许是考虑到解放前上海曾有会计师事务所100多家,会计师人数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为全国之首,1979年10月,财政部发文要求上海市试点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事务委托给上海市财政局。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应运而生。 据原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姜焕回忆,虽然它是上海市财政局下属的一个单位,但这家事务所一成立就明确了“自主执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方针。当时市财政局借给事务所1万元,用以租赁办公用房,购置办公家具,而自开办之日起的人员工资和运营开支均实行自给。 挑人:董事会皆为社会名流 也许后来再没有哪家会计师事务所董事会成员像上海会计师事务所那样,拥有如此强大的“明星阵容”。 我国会计学界泰斗、立信会计学校的创始人、时逾8旬的潘序伦先生担任第一任董事长,这使事务所一开始就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和支持。在第一届董事会中有9位成员,除潘序伦之外,其他8位分别是时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顾树桢、曾为上海解放时期金融接管干部的顾濂溪、享誉全国的会计学教授娄尔行、经济学家梅汝和,还有陈敏之、陆修渊、高钟德、顾福佑等知名人士。 第一届董事会成员高钟德至今还珍藏着第一次董事会出席人员的合影,照片中手持拐杖的长者就是潘序伦先生。在他的印象中,潘序伦先生经常会过问事务所的经营情况。 事务所开业第一年仅有注册会计师8人,都是一些解放前曾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退休老会计师。1981年五六月份,在上海市财政局支持下,事务所从该局举办的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班20多位学员中遴选了10名职龄内的涉外会计人员进所,被所里同仁戏称为“十兄弟”,他们成为了事务所的业务骨干。1983年,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事务所又抓住时机招揽人才。1984年,事务所的员工达到34人。 选址:为了更好开展工作 在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长达1年的筹建过程中,除了解决好“人员”这个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选址”。 目前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的办公地点是威海路755号文新报业大厦20层,办公室气派宽敞,但是在成立之初却是挤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 这间小屋地处上海市外滩中山东一路33号英国领事馆旧址。顾树桢执意要把事务所设在院内,是因为当时这里被用做上海市外经贸委涉外机构的办公地点,这个条件有利于事务所今后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引进外资的作用。 顾树桢一开始不受欢迎,被告知没有空房。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找到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从中协调,事务所最终得以向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借到了这间办公室。 虽然办公条件实在一般,但是从事务所成立伊始,其业务范围就面向全国。并且在这里,事务所迎来了最初的两位客户,一家是中外合资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事务所于1980年9月2日与其签订了第一笔业务委托书,这家公司是外商最早投资中国的企业。另外一个客户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据上述老员工回忆,第一年事务所就小有盈利,但是因其属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固定,与国家机关待遇差不多,偶尔也有津贴,但需得到上海市财政局的同意。到1983年,事务所经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七八家。据这位老员工回忆,此时事务所开始设立3个业务处,其中一个业务处的工作就是专门对外商投资中国进行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