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研究文献的概述 随着国内外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在关注外部审计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行业只有重视内部审计质量,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才能在现在复杂的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这也使得理论界越来越关注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控制理论框架,在监督内部审计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审计组织目标的实现,增加组织的价值。理论界对审计质量控制方面越来越关注,但是大多数针对的是外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相关研究,专门研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文献还很少,大多数学者还处在对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性分析的探讨,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以下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概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定义作了如下表述:“指基于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改善机构的经营状况,规范内部审计行为的目的,对内部审计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及工作效果进行有计划的监督、协调的活动。”。Raymond Jeffords从审计质量控制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与审计业务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不断改进审计质量的模型:通过质量计划、质量组织和质量监测活动的循环,实现对审计质量的改进,为审计质量控制的实务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安德鲁·D·钱伯斯等人在《内部审计》一书中提到,质量保证包括同现质量有关的活动或职能,为内部审计周期中的各个因素提供了综合控制。在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必须具有有效的控制,高层管理部门也必须对内部审计进行有效控制。该书分别从“为什么对内部审计进行审计”、“谁来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及内部审计外部检查和评估内部审计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侯雯静、杨阿滨、张兴福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角度,提出了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内部审计人员质量风险意识淡薄、内部审计队伍素质不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力度不强、审计环境不理想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相应的措施;广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课题研究组从“人”的角度提出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即以人为本,关注所有与内部审计有关的“人”,关注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吴文娟、高俊杰、赵珂提出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健全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标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和控制制度,以及“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从全面管理的理念对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探讨。青岛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赵萍提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审计实施程度的各个阶段,从内部审计的计划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等各个环节加以论述了如何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马泽娟分析了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质量控制的内在途径。 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作用及意义研究 吴顺祥、陈险峰认为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的质量标准、审计组织分工、审计风险、独立性、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机制等:北京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指出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生存、发展的必要保证,并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机制建设、控制过程、控制方式、监督检查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3、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 赵保卿从组织机制、监督机制、业务过程控制主要内容等方面,论述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容结构,从程序控制、关键点控制、检查控制和考评控制等方面,探讨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李学柔、秦荣生在《国际审计》一书的内部审计部分指出,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对查错防弊、加强控制、改进管理、提高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实施审计活动来发挥的;也只有切实保证审计的质量才能使这种作用得以体现。所以认为内部审计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并介绍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实务标准》中提出的质量控制程序的几个重要环节。毕秀玲、薛岩以图示方式汇总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探讨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成本效益分析;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创建性的治理对策,旨在搭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分析框架。薛梅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为研究主线,借鉴系统论、控制系统的原理,阐述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的组成,并将其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别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客体及方法手段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禹自银从控制组织、控制人员、控制手段及控制过程等四个方面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胡艺芬认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是一个分层的体系,应着重把握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报告、审计项目的审核以及审计质量追究制度的建立等六个环节。 从我国的研究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第一,现有研究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但很多学者没有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许多方面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统一的界定,使得每个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整个理论进展缺乏纵深性:第二,许多学者偏重于理论的借鉴和推演,只对概念、方法、内容、程序、制度设计等方面加以理论阐述,而对结合我国的实际有所欠缺,立足点没有凸显出我国审计市场的现实需求,其研究成果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三,一部分学者对审计质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案例分析,但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证研究却很少涉足,没有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分析,对提出的控制措施也没有进行实证检验,这方面的滞后使得理论的支撑力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