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采集同开展非财务数据审计有关的数据。数据采集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直接拷贝、直接读取、嵌入审计模块、网上采集、文件传输和开放数据互连(ODBC)。其中我们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为ODBC。无论什么厂商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只要遵循ODBC规范,就可以实现互连,并把数据转化成审计所需格式,然后进行拷贝即可。 2.认真做好清理数据工作。数据清理方法:一是利用通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清理。如在“数值缺失”情况下,可利用通用软件的某些特殊功能将省略的部分补上,利用查询替代功能替换错误或不规范的表达等。二是通过SQL语句进行清理。SQL是一种数据库通用查询语言,可以完成数据库数据的增删改等操作。 3.认真做好转换数据工作。数据转换的方法:一是使用数据转换工具。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带的数据转换工具如Microsoft SQLServer自带的DTS工具,就连审计人员平时使用的EXCEL等都可以作为转换工具使用。二是使用SQL语句。大部分数据库都支持SQL语句,通过SQL语句可以很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替代等转换操作。三是使用程序语句。对于一些固定的数据转换情形,需要重复使用的,可以采用程序编码的方式来转换数据。 4.认真做好验证数据工作。数据验证是指在数据的采集、清理、转换等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检查,验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目标的过程。数据验证的方法:一是通过核对总记录数和总金额数来验证。二是通过观察顺序码的断号和重号来进行验证。三是通过采集数据前的勾稽关系来进行验证。 5.设计审计中间表。设计审计中间表的方法有:一是利用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查询。二是利用通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 Access设计视图中创建的查询功能;也可以将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转换成我们常用的Excel格式,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中的查询、筛选等多项功能执行横向、纵向、比率和趋势分析程序,对表进行关联,生成满足审计分析的中间表。 6.做好现场取证工作。对被审计单位数据分析完成的同时,应了解被审单位的整体状况,通过财务分析等技术方法进行总体分析,发现薄弱环节,确定审计重点。在具体分析被审计单位数据时,审计人员应根据业务数据的勾稽关系、业务处理逻辑、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自身的经验等,建立审计分析模型。利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估计等,查找审计线索,发现审计疑点。根据以上分析的疑点和线索,结合现场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延伸审计,并进行审计取证。 7.掌握对非财务数据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程序。以对某企业存货日常经营监控开展专项审计为例,对其非财务数据开展计算机审计则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一是做好审计的调查工作。审计人员根据该系统功能模块,通过询问被审单位信息管理人员,了解从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开始到最终付款结算过程中物资流通业务在该系统中的流转过程,以及系统管理人员对器材站各职能部门业务人员权限的分配,了解制定物资需求计划、签订采购合同、物资入库验收、物资调拨、库房发出物资、付款结算时间等关键管理环节、进销存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控制点;走访计划、稽核、库房、结算、财务等部门,并实地观察该系统的信息流转及单据传递过程;从被审单位拷贝进销存物资数据库文件,并索取系统安装程序、系统操作手册及物资需求计划表、工矿采购合同、物资入库验收单、物资调拨单、物资出库单、物资付款计划等单据样单,为后续的数据库结构分析做准备;在计算机上安装“通用进销存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客户端,以模拟运行被审单位信息系统。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筛选出了用料单位申请需求计划、签订采购合同、物资验收与调拨信息等10张关键数据表,确定了此次专项审计采集数据的范围和内容。二是合理网罗相关信息数据。三是认真开展数据分析。开展其数据分析的目的,是在总结其经验的同时,保持审计人员的职业警惕,并通过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决策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