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理论研究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文贵 浙江财经学院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阶段划分

      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①1980~1985年为借鉴和学习他国的审计理论阶段;②1985~1993年为传统的审计理论研究阶段;③1993~1999年为审计理论的系统化研究阶段;④1999年至今为构建审计理论研究的新模式阶段。这可以用下图表示: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阶段划分图

      二、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由于理论发展受不同时期的环境特征影响,因此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审计理论研究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时将着重考虑如下因素:①社会经济背景;②经济管理体制;③研究方法;④研究内容的主要指向。

      1.借鉴和学习他国的审计理论阶段(1980~1985年)的特征。这一阶段正值审计制度在我国的恢复时期,人们对现代审计各方面的认识才刚刚起步。这一阶段突出的特点是对其他国家实施的审计制度及审计经验、审计理论进行借鉴和学习。

      1980年2月,《会计研究》对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于当年5月在芝加哥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会计和审计讨论会的情况进行介绍,提到小组会议将集中讨论的问题包括通货膨胀的会计问题、政府会计中的政治和技术问题、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检查、内部会计控制报告、统计上和判断上的审计抽样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效率等。在随后的几年里,陈今池(1981)、王德升(1982)、刘杰民(1983)、葛明(1984)等分别撰文或通过翻译国外文献对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制度、美国的管理审计、日本的审计工作以及国外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等内容进行介绍。孙昌湘和陈今池(1982)通过对国外审计工作开展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包括:①审计部门的主管机构应隶属于立法部门,这样才能使审计部门不受行政部门的牵制,从而保证其独立履行审计职能;②在制定审计法规时需要考虑审计“应该有效地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情况”这一职能;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形成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构相互补充、密切合作的健全的审计体系;④应加强控制,做好企业控制的各项基础工作;⑤重视审计人才的培养,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虽然这一时期我国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不多,但有关学者提出的观点却是具有长远的实践意义的,很多认识即使放到今天仍然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也正是这些认识推动了审计实践活动的开展。

      2.传统的审计理论研究阶段(1985~1993年)的特征。虽然“改革开放”决策的做出是观念的深刻变革和思想的大胆解放,但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个阶段的改革本身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它充满了争论、犹豫和反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此时,我国审计工作才刚刚开展,社会上许多人对审计的认识不充分,甚至有人怀疑被审计就是有问题,对审计持抵触情绪。对此,当时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和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同志作出了指示:审计在当前治理整顿工作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要依法进行审计,这要形成制度,要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这深化了各界对审计的认识,促使审计制度的建立健全。1985年,《审计研究》正式创刊,其较好地组织了我国审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传统的审计理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为:

      (1)开始对“两权分离”、“受托责任”等审计存在的基础进行探讨。为了深化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充分调动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国务院于1986年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国发[1986]103号文),国家经委和国家体改委于1987年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经企[1987]519号文)。自此以后,原有的很多全民所有制企业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不再完全由企业财产所有者拥有,即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开来。于是,不少审计学者开始探讨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问题,并评价承包者是否应当承担经济责任。

      (2)研究内容多为审计的基本理论,且研究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审计的本质以及审计的对象、类别、职能和作用,都是审计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这一阶段的研究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些主题展开。研究的“探索性”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对审计基本概念进行探讨;二是概念的讨论是一个在相互商榷中不断深入进而达成共识的过程。

      我国为了对审计下一个合理的定义,中国审计学会于1987年组织各地分会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于1988年形成了一种归集以往审计职能、作用、性质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这一定义是在我国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时期提出的,其中所提到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审计职能与该时期的探讨热点即经济效益审计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紧密结合。

相关文章: